715.香蕈(xùn)饺子(3 / 4)

么汤里尝不出豆芽?”骆一航有问题直接问。

    林师傅递来一个赞许的目光,“黄豆芽在素高汤里的作用是提鲜,重点在提。它本身味淡。”

    懂了,当催化剂用。

    解开疑惑后,骆一航又舀起一只小饺子放进嘴里。

    一口下去,口感非常有趣啊。

    饺子的外皮有些像炸过的响铃卷口感,泡了一下又软。

    又脆又软的。

    而馅料更是神奇,荠菜的清香、豆干的咸香,两种味道不同,口感也不同的食材,在嘴里融合,相得益彰。

    最最奇特的是,明明全素的,没有肉,却吃出了肉味。

    这点不光骆一航发现了。

    其他人也发现了。

    小赵快人一步,好奇问道:“为什么我吃出了肉味啊。”

    闻言。

    林师傅像埋藏的彩蛋被人发现了一样快乐,嘴角上翘,笑容在脸上浮现,“香蕈饺子的妙处就在于此,油炸以后变蓬松的外皮,能吸进去汤味。”

    “鲜味都在汤里,一包一裹,它能骗过舌头,以为是肉汤。”

    “用饺子皮就达不到这效果,饺子皮厚,不容易炸蓬松,汤味吸的不够透,饺子是饺子,汤是汤,它融合不起来。”

    原来还有这么多细节。

    汪曾祺散文中就只有几句话,五六十个字。

    林师傅就通过这么一点点文字,研究出这么多。

    把菜谱给复现出来了。

    得费多少功夫。

    不对,不仅仅是复现,而是进化升级。

    相信汪老小时候,近一百年前,观音庵中做的香蕈饺子绝无此种滋味。

    因为这五个小饺子。

    小赵已经愿意奉林师傅为偶像。

    这是文学少女和文学厨子之间的共鸣。

    这才是追星啊。

    是读者与作者之间,隔着时空的对话。

    是故事照进现实。

    果然是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骆一航挑起大拇指,“林师傅,您真不愧为美食之都的艺术家。”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