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讲个笑话:猫猫头说货源充足(3 / 4)

nbsp;  通过画面,告诉粉丝们,我们的红薯很多很多,放心吧大家。

    普通人对数量的多少其实是没有概念的。

    当看到眼前这么大片大片的农田,这么多的糖墩墩红薯,一车一车往回装。

    很快就相信了,然后陷入了丰收的喜悦中。

    农耕基因又觉醒了,看到收获,发自内心的欢喜。

    拿着口袋,在田里捡啊捡,捡啊捡,好似永远也捡不完。

    十分的解压。

    网友们看着看着,弹幕上就变成了,【好了,该我玩了~~】、【报坐标,我去给你们捡红薯,临走让我拎一麻袋就行】、【算盘珠子都打我脸上啦】

    一路嘻嘻哈哈,满满的幸福与期待。

    但这就完了么?

    这只是第一层。

    还有第二层呢。

    在直播的间隙中,看了用机器收红薯,聊了怎么种的,产量如何,糖墩墩红薯和其他红薯有什么不一样,井窖是怎么做的,糖化又是什么。

    这些,不是给等着买红薯的人听的,是给有兴趣种的人听的。

    而第二天,更是明显。

    小赵和罗少安一行去了绵阳农科院。

    实打实的请农科院专家讲解了“早育早栽“技术,

    还介绍了另外几种糖化设施,除了井窖之外,还有棚窖、屋窖,适合不同的地区和气候条件。

    反正从种植到储存,全都讲了一遍。

    进而还讲了他们农科院对糖墩墩做的尝试,思路是怎样的,对比结果如何,还有提前“控蔓”的操作以及效果。

    大量的农业知识,听的观众们晕晕乎乎。

    高声喊着【啊,要长脑子啦】在愉快的玩梗。

    而有心人则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

    比如,贵州遵义桐梓县,原来的贫困学生杨秉承。

    给骆一航打来了电话。

    “骆总,您好,我是杨秉承,不知您还记得我么?”杨秉承的第一句话说的很客气。

    “叫骆哥。”骆一航回答的很不客气。

    骆一航对杨秉承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