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慈手软洪督师(7 / 15)

朱由检把印度厮当的两亿亩耕地发给诸藩,也是从实用的角度来考虑的。

    就藩地有没有必要发给诸藩?在孙传庭看来是有必要的。

    诸藩上交的数千万亩本土耕地,换来了两亿多亩印度厮当的耕地,明面看上去朝廷亏了,但实际上朝廷是赚了。

    大明没有那么多精力来控制印度厮当,分封藩王过去,以大明的宗藩体系来说,藩王所处的地方,便是朝廷的疆域。

    藩王为了自己的藩国,必然会出足够的力量来弹压当地土人,进行人口迁移。

    宗藩宗藩,一旦藩王在当地站稳脚跟,汉人数量逐渐增多,那朝廷就完全可以靠着贸易来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印度厮当最后依旧是大明的疆域,这是不会变的。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防止迁移过去的汉人蛮夷化。

    但这个问题,就需要藩王自己来“赶苗拓业”,巩固藩国国祚和民族血脉了。

    印度厮当的诸藩等同是大明的充电宝,上面土人种植的粮食会低价输入大明,而土人的暴乱则是靠藩王镇压。

    大明自己是控制不了那么大疆域的,最少未来三十年不太可能的,因为就连两国连接处的东吁缅甸,都需要几十年,大明才能顺利消化。

    旧港、三宣六慰、瀛洲、南州、交趾……

    把这一圈消化完,基本能为大明续命百年,也仅仅只有百年,并且这续命百年的前提是,大明不能出昏君。

    也就是说,百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