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
此时,夜已深,月色如水。
他不经意间抬头,望见南门城头飘起一盏孔明灯。
灯上画着古怪的符咒,他凑近细看,竟是倒写的契丹小字。
陈太初心中猛地一震,忽然想起后世读过的《辽史》——天祚帝年间,辽人惯用灯语传递军情。
他心中暗叫不好:“难道辽人有什么军事行动?这和白砂糖又有什么关联?看来此事绝不简单……”
陈太初望着那盏渐行渐远的孔明灯,陷入了沉思,一种隐隐的担忧涌上心头。
接下来又会生什么?他该如何应对这复杂的局面?这一切,都如同这茫茫夜色中的谜团,等待着他去解开……
陈太初深知辽商密语破解的紧迫性,这密语背后所隐藏的,或许是关乎大宋安危的重大机密。
他将密信置于桌上,灯光昏黄,那密密麻麻的奇怪符号与扭曲文字仿佛一群张牙舞爪的怪物,正试图将真相深深掩埋。
陈太初眉头紧锁,目光如炬,死死盯着密信,试图从这些看似毫无规律的字符中找出一丝破绽。
他先是从契丹文字的语法结构入手,凭借着平日积累的学识,在纸上罗列着各种可能的解读方向。
然而,进展却异常缓慢,每一次尝试都如撞在南墙上,碰得头破血流。
“这些辽商心思缜密,定不会用寻常的加密方式。”
陈太初喃喃自语,揉了揉因长时间专注而酸痛的眼睛。
他意识到,常规的破解手段难以奏效,必须另辟蹊径。
回想起与辽商接触的点点滴滴,陈太初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辽商在谈论白糖交易时,曾不经意间提及一些他们过往的贸易路线,那些路线多与北方草原上的部落有关。
陈太初猜测,这密语或许与草原部落的某种暗语有关联。
他立刻起身,翻找出家中所有关于北方草原部落文化的书籍,一本本仔细翻阅,寻找其中可能与密语相关的线索。
书页在他的指尖飞翻动,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终于,在一本记载着草原部落古老传说的古籍中,陈太初现了一些端倪。
书中提到,某些部落会用特殊的图腾来代表不同的地点与事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