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的战斗中,又有两艘尼舰沉没。
我方也有一艘被几枚鱼雷击中,船体倾斜,退出作战阵列。
战斗进行了一个小时,紧急赶来的支援舰队进入战场范围,以多打少。
第一波攻击就炸沉三艘军舰。
尼军仅剩下五艘军舰,还有两艘被打得失去战斗力。
残余的尼军丧失战斗意识,调头逃跑。
南海舰队也不着急,追着逃窜的尼国军舰不停的轰击。
一直追到尼国军港,远远的仍在射着导弹,施放鱼雷,封锁港口。
中尼之战爆。
在国际上,两国纷纷表声明,谴责对方,并先后布战斗宣言。
西方各国第一时间表对东方的谴责,并宣布支持尼国,派遣远征军进入印度洋。
一直以来,东方都是尽量的避免与西方的直接碰撞。
尼国动乱,终于成为中西大战的导火索。
西方并没有作什么大规模的动员,依靠现有的海上力量,可以轻易的取得优势,把东方势力打回去,惩罚东方,逼迫东方屈服退缩。
然后再一步步的肢解东方。
历史上它们曾这样做过,现在还在打着如此的算盘。
东方也没有布动员令,只在舆论上加以宣传,激起人民的同仇敌忾之心。
恪守本职,以更大的热情加紧生产,支援前线。
新年刚过,便连续的爆两场战争,惩罚西亚各国,大快人心,如今战争又在南海爆。
在政府的宣传下,民众掀起爱国热情,捐款捐物,还纷纷请愿,报名参军,打击外敌。
但是,每在国难之时,总会有那么一小撮利己主义者,不顾国家民族大义,乘机作乱。
他们看不到东方的巨大进步,认为东方必败,亡国在即,为了自己的生存,还是尽早脱离东方。
有此想法的不在少数,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带,一批早富起来的商人,有了身家,就有了不舍。
好多人把家产转移到罔城,转移到澎湖,各尽手段,意图逃离东方。
这样的人虽然是少数,却闹得人心惶惶,经济上出现了一些混乱。
虽不至于扰乱整体,却也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