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就这样,弄得工厂开不下去?”
陈艳接话问。
“这个--”
厂长弄得张口结舌。
脸色难看。
“是这样的。”
朱副厂长接话,“一直是按计划来进行生产,三年来国家不再拨款,这个电器厂属于边缘产业,生产的电器没有销路,还是靠着市里采购一些才勉强活下来。”
“我看几位是光明正大的人物,可就是死脑筋。
不会想着转型吗?不会是只想着用我给你们的一千万工资一直养着吧?”
陈艳赞一句贬两句。
弄得几人无法接话。
“前天,我们按照要求,如今所有技术人员和袁教授见了面,明确了袁教授的技术开部领导的职位。”
黄科长说。
“我有一个理想,或者说一种情怀吧。
百年前,中国落后,派遣人员到外国学习先进技术,结果还是差点亡国。
而现在我们还要向西方学习,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呢?他们的新技术是不会教我们的,买也买不来。
所以,只有我们自己研究,明。”
陈艳少有的说了一长段话,“我们以这个工厂为基础,自己研究明创造生产。
现在她是公有制工厂,将来还是,永不改变它的性质。
招收进来的技术人才,愿意享受公务员身份的可以来,愿意接受自由身份的也可以来。
只要有创新,有明,哪怕是一件小工具也给以奖励。
有贡献的给予各种的奖励,以好的条件吸引人才的到来。”
“各位领导是我的前辈,仰仗你们把工厂做活,做强。
我不会直接管理,一切靠你们自己。”
一段话说完,陈艳安静下来。
给几人思考的时间。
“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宣传,吸引招收各路人才吗?”
刘书记问道。
“一会,把所有的技术人员召集起来,开个会。”
叶宇说。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该转到开新产品上去。
现在生产的收音机,造型大,还不好看。
我们可以生产小型的收音机,做音箱生意啊,给电脑配置音箱,还可以生产集成电路板啊。”
“可是,销路---”
“在工人中,分出五十人,专门进行销售,撒向全国,甚至外国,除了基本工资,按销售额提成。
怎么样?”
“这样好,这样准能打开销路。”
马会计兴奋地说,“早先就这样提过--”
“那就这样办,我们一起和技术人员开个会吧。”
几人出去,通知技术人员与会。
会场改在工厂的会议厅。
还是二十年前建的老房子,时间久,房子的墙皮脱落,隐约的还能看到文革时的标语。
可见这厂子墨守成规,懒散到什么地步。
近百人陆续的来到。
早听到厂子起死回生,因为一对年轻人给厂子注入了一大批资金。
今天看到真人,不由被眼前的俊男靓女惊艳到了。
这女子太美了吧,只是太冷了,看也不看人一眼。
闹闹哄哄的会场,直到厂长敲了下桌子才渐渐停下来。
“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厂里的领导人。
这位是叶宇,现任厂子的技术助理。
这位是陈艳总经理,也是我们工厂的总经理。
大家欢迎。”
掌声总算热烈了些。
陈艳站起,苗条的身材,绝美的容颜,冷淡的表情,让人不忍直视。
“我叫陈艳,宋城大学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