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军队集结,在边境隐蔽重组。
卢道永按照陈艳的指示,把军队以排为单位进行拆分,建立通讯指挥系统。
大批的推土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在紧张的施工,修建机场,车站广场,搭建桥梁,卡车来往不断。
推平一座座山头,填平大沟小壑。
外界也弄不清在干什么,现在华国到处在大兴土木,说不定是想建一座城呢。
各种建筑材料,甚至军用舟桥也用上了,临时作为交通工具。
第四天,陈艳才来到临时指挥部,身旁跟着一男一女两名坤卫。
卢道永把指挥权交给陈艳,汇报军队情况。
“这场战争不是一次战役可以解决的,持续时间不定,这取决于远毒的抵抗力。
你跟着学习指挥,以后的作战就交给你了。
先要改变以往的战争模式,每一次进攻每一次战斗都会影响整个战局,每一位战士都对胜利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
所以让战士们挥最大的战力是指挥员的功课,如何去指挥,说白了其实很简单,取决于指挥员的战场捕捉信息的能力和判断力。
面对的远毒军战备并不强,所以,我们也不用动用太多的重型装备,就依靠常规武器动攻击。”
“战场,生死之地,临阵不怯,杀敌要果断。”
在边境线上,陈艳指挥着东路军进行演习,彼此熟悉。
上次去非洲,因为事出突然,没有演习的时间,出现了好几个漏洞,不太完美。
三月十日,中路军开始反击,把敌军赶出高原,进逼平原地区,把敌方主力吸引到中部,以保卫都。
正当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中部战场上时,陈艳才开始进军,一万人的东路军以排为单位分成二百个作战群体,隐蔽进军,进入丛林。
随后的工程车开始跟进,日夜不停的向前,公路快的向前延伸,一路轰轰隆隆,炸开大山,推开道路,遇到大河则搭建舟桥,把工程车辆运过来,几百里的荒山野林,成一条长龙在紧张的施工。
远毒国的注意力放在中部,为保卫都调集各路军队。
东部地区只有不到十万地方防守部队,分散守卫着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
深山大川丛林地带,历来没有大规模的战事生,地方部队也只是用来对付毒贩。
没有什么战斗力,而且也不健全。
在宽达二百公里的范围,陈艳指挥军队动全线攻击,通讯屏蔽在第一时间全部打开,不让敌方得知丝毫的消息。
军队以排为单位,相互配合,如行云流水,指令不停的出,让卢道永感觉脑子不够用的。
本来互不联系的几个排,分头进攻各自的目标,正当攻击受阻,要拖慢进军度时,另一个排出现在敌人后方,一阵攻击,敌军全灭。
然后再次分头前进。
正中有奇,险中取胜,令人防不胜防,乱成一团,好些敌方基地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消灭。
一路进攻,势如破竹,敌方竟毫无还手之力。
各个军事基地被拔除,从东向西南方向,一个白天进军一百五十里。
占领近四分之一的区域。
到了夜间,进军度放缓,军队士兵轮流休息。
由于信息屏蔽,战斗进行了一天,远毒政府没有收到任何战事报告。
也不在意东方会受到攻击,荒野丛林,想修路可不容易,没一年半载的修条小路也做不到。
想打通容许军车通过的道路更是做梦。
第二天,陈艳再次提高进攻度,因为远毒军多数布置在北方,向南几乎没有什么军事基地,只是一些地方治安武装。
在进攻的同时,随后到来的武警部队占领各地主要地点,抓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