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臣纷纷跪倒祝贺,声震屋瓦。
庆帝含笑受礼,待群臣起身,便示意侍立一旁的夏守忠。
夏守忠即刻上前,展开手中明黄绢帛,高声宣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辽国公、大都督贾玌,宣威异域,犁庭扫穴,今已克竟全功,凯旋班师。着令礼部、兵部、鸿胪寺即行准备献俘大典,一应仪制依祖宗成例。”
“凡属国使臣、诸藩世子,限旬日内齐聚神京!恭迎王师,观礼承教!”
“京营、五城兵马司肃清御道,净水泼街,黄土垫道,京城内外务须焕然一新。”
“待凯旋之师抵达前日,文武百官俱于朝阳门外列队,亲赴十里亭,迎候王师凯旋,不得有误。”
“钦此——!”
夏守忠宣读完毕,殿内顿时一片肃静。不少大臣面露了然之色,彼此交换着心领神会的眼神。陛下果然要履行当日承诺,但将迎候之日定在"抵达前日",既显隆重又不失分寸。
短暂的寂静后,群臣纷纷跪拜领旨:“臣等遵旨!”
庆帝看着殿下群臣的反应,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微微颔首道:“众卿且去准备吧。待天戈凯旋之期确定,朕与满朝文武,必以最隆重的礼仪,迎接我大庆的英雄归来!”
说罢,庆帝起身,在群臣的山呼声中离开了奉天殿。
朝会散去,庆帝并未直接回养心殿处理政务,而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