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冷意刺骨的夜晚,收容所的一顶巨大帐篷内,一群人正悄悄聚集在这里。
这帐篷是由数个小帐篷拼凑缝合而成,缝隙丛生,凛冽的寒风顺着缝隙“嘶嘶”
地往里灌。
然而,此刻置身其中的众人,却似浑然不觉这份侵肌裂骨的寒冷。
他们井然有序地朝着同一个方向静静伫立,目光聚焦之处,一位老人正安然端坐着。
老人身形清瘦,脊背却挺得笔直,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沟壑,却无损他眼中那深邃且坚毅的光芒。
他身着一件洗得泛白却整洁的长衫,在寒风的撩动下轻轻摆动。
众人望向老人的眼神里,满是敬重。
老人神色凝重,看着下方的众人,缓缓开口问道:“自五日前接到命令进入这里,事情进展如何?”
下方一人赶忙上前一步,身姿挺拔,声音洪亮地汇报:“舵主,经过这几日细致梳理,现已查明,收容所内共计
名大夏同胞。
其中
人依旧心怀大夏,对祖国矢志不渝,无论遭受何种磨难,都未改赤诚之心。
然而,其余人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听到这儿,老人眉头微蹙,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追问道:“具体说说,其余的人是何情况?”
此人微微一顿,眉头紧蹙,面露难色。
在老人平静目光的注视下,他咬了咬牙,接着说道:“剩下这些人,有些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心里害怕了,已经屈服。
他们怕被报复,担心自己和家人会遭殃,所以态度摇摆不定。”
“还有些人,”
他的声音低沉下来,满是痛恨,“被敌人的糖衣炮弹打中,贪图荣华富贵,竟想和对方合作,还在收容所里帮着宣传敌人的歪理,迷惑其他同胞,扰乱大家的信念。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已按不同表现,将他们安排在同一区域生活,方便集中管理他们的动向。”
老人听着,神色依旧沉稳,但眼中还是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怒色。
他轻轻点头,缓缓说道:“这都在预料之中,敌人费尽心机,就是想从内部把我们搞垮。
但大夏儿女向来铁骨铮铮,那些一时糊涂的同胞,也不是没救。
我们再给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认清形势,回头是岸。
但如果他们执迷不悟,选择放弃,那便不要回大夏了,大夏不会接纳背叛者。”
老人目光如炬,扫视众人一圈后,加重语气说道:“另外,大家听好,三日后子时,我们按计划行动。
此次行动关乎众多同胞安危,大家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做好万全准备,不得有丝毫懈怠!”
众人听了,眼中重新燃起斗志,齐声回应:“谨遵舵主吩咐!”
接下来三日,收容所内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
那些心怀大夏、信念坚定的同胞们,被有条不紊地以百人为单位进行编排。
每个百人队都设立了指导员与队长,在他们的带领下统一行动。
指导员们激励大家在困境中坚守信念;队长们带领队员们暗中筹备,为即将到来的行动做足准备。
与此同时,另一拨心怀热忱的同胞主动承担起劝说的重任。
他们穿梭在那些摇摆不定的同胞之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真挚的话语告诉他们,回头是岸。
只要他们能摒弃恐惧,重拾对大夏的忠诚,便会马上被秘密安排加入到百人队中,与大家一同为回归大夏而努力。
很多摇摆不定的同胞,在劝说者的真诚感染下,眼神里慢慢有了坚定的光,决定回到正途。
五十多岁的赵大叔,一开始他因为担心家人的安全,一直拿不定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