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不管如何,袁绍与袁术都是同根生,都是袁氏子,何必相煎?
一诗吟罢,除了清风吹响竹叶声以及潺潺流水声,一时五六息过去了,竟无有一人发声。
直至,袁绍率先出声,抚掌而赞。
“好诗,好才。”
顿时,如潮水般的赞美声汹涌而至。
“好一个豆子,好一句同根生……”
“七步出诗,才情无双。”
“泰山羊氏子,当真了不得。”
此情此景之下,心中感触无数的袁术也不自觉松开了握着的剑柄,看向羊耽的背影尽是欣赏之色。
此子,懂我!
只是与袁绍以及一众士子对于《七步诗》的理解不同,在袁术耳中,这七步诗除了劝和之外,还有着更深一层的隐喻。
这何尝又不是在隐喻嫡子与支脉之间的关联?
这豆子与豆萁本是同根生,本该各司其职,各有天命,共同维系着枝繁叶茂。
可袁术恼怒作为旁支的袁绍的种种逾越之举,就像豆萁结出的豆子不愿再度落地生根。
那么下场无外乎就是豆萁起焰,将那豆子煮熟,纵使在釜中泣也是无用。
因此,在袁术看来这《七步诗》,不仅是在劝和,更是在警告袁绍万万不可行逾越之举,不然就是在逼迫我袁术煮豆燃豆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