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声音带着气若游丝的沙哑,却字字如凿:
“说到底,我终究是那个举旗造反的人。纵有千般不得已,起兵谋逆这四个字都是洗不脱的罪过。”
他反对朝廷是因为朝廷无能,坐视西南饿殍遍地。
可如今既知朝廷已尽全力,他便再无半分反意了。
“不管如今的局势究竟如何,只要我还活着一日,朝廷便得硬着头皮剿下去,他们也断无投降的道理——总不能把我这个带头的卖了去。”
这几日在生死边缘反复拉扯,弄得他始终命悬一线,气若游丝,可又偏是这般濒死的清明,让他看清了这盘死局的全貌。
自己这个义军的头面人物,光是活着本身就是块靶子。
朝廷要平叛,得拿他的人头当凭据;地方上的势力要投机,也得盯着他这杆旗;就连义军内部,有的想借着保他继续争权,有的又怕他活着碍了他们的路,谁都松不了手。
老人恍惚着看向了杜鸢,无可奈何的说道:
“如今我这条命多悬一日,西南的刀兵就多一日不停,那些早就熬干了骨头的百姓,就得在火坑里多烧一日啊”
他太清楚了,自己活着,就是把所有人的生路,都系在了一根随时会绷断的弦上。
要解这死局,唯有他死。
他死了,朝廷有了交代,义军没了凭依,刀兵自会平息。
想到这儿,老人咳嗽了两下后,便是满足的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