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姜义翻了几页,脑子就像被灌了铅,胀得厉害。
心里也就认了命,自觉没那根筋头,悟性不够,精力更差,索性撂一边吃灰去了。
可今时不同往日。
一念既静,心底不再翻江倒海,精气神也胜从前数倍。
姜义心念微动,便将那本旧书重新翻了出来,轻轻拂去尘土,拇指一掀,翻开第一页。
书页还是那副模样,字句依旧板滞古奥,摆在眼前,叫人脑仁有些发疼。
但如今心静如水,眼中不生波澜,倒也能一字一句看下去,不觉枯燥,亦无困意。
只不过,心静虽贵,终究不是开悟,更谈不上什么“无师自通”。
姜义虽能读进去,字是认得的,句子也能断,但真意仍是雾里看花,隐隐绰绰,似懂非懂。
每一句都要在心里翻来覆去地咂摸,方能模糊勾勒出个大概。
还得提防是不是自己瞎蒙出来的,走了歪路还不自知。
看到这儿,姜义心里便明白了。
当初刘庄主提起这“上乘修性之法”时,为何脸上带着那种又无奈又无语的神色。
这条路,若无高人指点,靠自个儿一头扎进书堆里啃,想真有所得,怕不是得啃上几十上百年。
而且稍有错漏,便是走火入岔。
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