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 17 章(1 / 7)

    在本朝特有的翰林学士-普通进士-举人-武将的鄙视链下,能进翰林院的都是士人中的佼佼者,前程无量的“储相”。所谓“一入翰林,则不屈膝,虽拱揖,腰背不甚折,所以养相体也”[注],馆选庶吉士后又被贬官外派的其实不多。

    大才子杨慎是一个,为了嘉靖皇帝认谁当爹的问题,他在左顺门大闹一场,和二百多位同僚一起光荣地被扒了裤子打板子,而后流放云南。

    后来扳倒严嵩成功上位的徐阶是一个。他在祭祀孔子的问题上得罪了嘉靖的宠臣张孚敬,气得嘉靖大发雷霆,怒骂“徐阶小人,永不叙用”,被贬到福建。

    李元阳也是一个。他是嘉靖五年的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在“大礼议”中因反对嘉靖给父亲加的封号,被贬到江西,成了一名知县。

    和徐阶被贬后谨慎为官、戒狂戒躁的态度不同,李元阳毫不收敛。在基层苦熬许多年,好不容易凭政绩回归中央,眼看仕途一片坦荡,他先是上疏谏止嘉靖南巡,得罪了皇帝,又上疏弹劾大学士夏言选官只选江南富户,得罪了内阁。于是夏言上奏,皇帝御批,他又被贬去荆州做知府。

    这是一位清正耿介、且根本不怕得罪人的官员。

    他并非孤身上任。虽说亲眷尚在顺天府,但也许考虑到上一位荆州知府就任途中死于横祸,朝廷特意给他安排了一小队锦衣卫护送。

    这支小队里,领头的那位甚至比被护送的李元阳来头更大——正是南巡时从大火中救驾,已官拜锦衣卫指挥使的陆炳。

    一位正三品的武官,护送一位正四品的知府。尽管本朝一向重文轻武,可陆炳乃天子近臣,深沐皇恩,怎么想也不该被派来送地方知府赴任。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