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第二个大推荐效果明显,寂寞已久的书评区开始有动静了,不少读者在下面留言说这书挺好看的,故事很流畅,悬念设置得当,让人欲罢不能。
包袱也抖得可以,虽然结果在预料之中,但也让人大大过瘾。
这个留言应该是写手留的,有一定的写作经验。
更多的是普通读者,留言也简单,不外是“大大快更新。”
“好书,当击节叫好。”
“可以,可以,是我的菜。”
听到大家的夸奖,一向喜欢哗众取宠的杨华很很得意,统统点了赞,还挨个留言说谢谢客官的支持,今后请继续。
作者君在书评区现身,读者更高兴,就建起了楼,让大家在里面版聊。
如此几日,杨华菜现一个问题,贾科长竟然没有回信。
他有点沉不住气,打电话过去问。
不料贾科长的语气却是淡淡的:“小杨,我们调查过了,你的腿伤不符合工伤范围。
所以,这事和咱们厂子也没有关系。”
杨华忙道:“贾科长,我是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出的车祸,按照国家规定是工伤,国家法律最大,厂子里不能不认账。
这事无论走到哪里去说,都是我占理。”
贾科长依旧是公事公办的态度:“小杨,你说是出了车祸,当时你报警没有,交警出具现场认定书没有,我要看到这个认定书才能确定是车祸,而且是在你下班回家的过程中生。”
“你这就是鬼扯了。”
杨华断了一条腿,行动不便,心中本就郁闷,顿时忍不住叫起来:“我就骑个电驴子栽进没上盖的窨井里,又不是被汽车创,找什么交警?我当时疼得要晕过去,还能等交警慢慢出警?”
“那我就没办法了,我们公司是正经单位,一切都要按照法律和程序办。”
贾科长听杨华叫嚷,心中不爽:“没有这个交通事故认定书,你的工伤就办不下来。”
反正就是一句话,你想办工伤,让水泥厂出钱,还基本工资,没门儿。
杨华忽然想起贾科长是水泥厂老板的连襟,顿时明白人家是在耍流氓。
水泥厂是县城利税大户,厂子里有五百多员工。
但零零年代的水泥行业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