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已读乱回(1 / 3)

刘慈新一看,《中国散文》,自己可没看过这本杂志,也不认识编辑孙朝阳啊。

带着好奇心,他打开信读起来。

孙朝阳给刘慈新回信,他写道,自己是《球形闪电》的作者孙三石,孙朝阳是自己的本名,现在《中国散文》编辑部做编辑。

《科幻海洋》那边将你的来信转过来,已读,深有感触,提笔给你回信。

确实,当初创作《球形闪电》的时候,丁仪这个人物的设定就是个龙套,出来露几次面,推动一下情节。

没想到仅寥寥几笔,竟然有那么多读者喜欢,这也是始未料及的。

在科幻小说中,所谓的科学怪人是一个恒久的主题,似乎重大的跨时代的科技明都会由其推动,个人英雄主义一向充满了浪漫,令人向往。

我在写这本小说的之初,就是想写一本和以往套路不一样的作品。

写到丁仪的时候,才现还是落入窠臼,所以并没有将他的故事往下延伸,这才留下了一点点遗憾。

小说讲究的是主线和主次关系。

在一个大的故事线中,有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有主要故事,有次要故事。

次要因素不能伤害到主要因素,哪怕你写得再好,再受读者欢迎。

次要人物,或者说配角,因为所需笔墨不多,只需抓住其中一个点,就非常容易闪光,也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大概也是你喜欢丁仪的原因。

但这样一个个性分明的角色却是不能用来做主角的,因为他的目的性太强,指向性太强,很轻易地就把故事带偏——一个小说人物如果写活了,在文章里他有自己的生命,他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就连作家自己也无法控制。

——然后,小说就会失败。

所以,一部长篇小说的主角通常都不会是特色人物,有时候甚至会显得普通。

不不不,我的朋友,我并不是说不用在主角身上着墨。

我的意思是,长篇小说的主角应该是普通的具备普适性的,和你我还是大街上每一个人都一样,方便读者代入。

让读者在看书的时候,不知不觉中把主角当成了自己,感觉是自己另外一种人生。

那么,小说中各种人物的任务是什么呢?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