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我的天啦(1 / 3)

夜大,全称夜大学,是八十年代特有的产物。

顾名思义,就是晚上办的大学。

因为特殊年代知识人才断档的缘故,各大学纷纷办起了夜大。

同时,国家也规定所有大学院校也要面向社会办课。

同时为了防止学校出工不出力,或许对这一政策有抵触情绪,国家还硬性规定未来几年,夜大毕业生要占到大专大学文凭的三成。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学校终于焕了主观能动性,对教学质量把握得很严格。

夜大学学制三年两年不等,参加完毕业考试,过关后就颁国家承认的大学文凭。

或许有人说这个文凭不太过硬啊,但特殊时期,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当时的文凭多种多样,有推荐入读的工农兵大学,有夜大,有函授,还有党校。

总之一句话,在年轻化知识化大背景下,要想走上领导岗位,没有文凭就是不行。

孙朝阳所就读的夜大据说总人数有一百来人,分为几个班,学生都来自京城各区县的各行各业。

有企业工人、机关干部、医院医护人员、学校老师。

年龄跨度也大,年轻如孙朝阳的才二十出头。

年纪最大那个,已经快五十有三。

孙朝阳看到那位白老先生,心中不解,哥,你过不几年就要退休,还折腾什么劲儿了,就算拿到文凭对你的人生又能生什么改变?

还真有改变,老头读上两年三年,拿到文凭,退休前调一下级别,退休金可就大不一样了。

据说老人家从二十几岁起就受到冲击,没接受过完整的教育,文化程度低。

到这几年才松了口气。

孙朝阳看到他埋书本,低声朗诵“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心里觉得好惨,这不是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文吗,哥你一把年纪了还来受这个罪?

白老头姓钟,孙朝阳叫他老钟。

老钟读书读得辛苦,同样痛苦的还有同班同学小尧。

小尧是通县的,二十五岁,已经是一对双胞胎儿子的父亲。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