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那是我的钱(1 / 5)

时间已经很晚了,桌上的菜都凉了,老爹炒的回锅肉已经凝结。

老木就着凉拌三丝愤愤地享受着孙朝阳家的泸州老窖,川菜辣,泸州老窖辣,他吃得馒头汗水,眼镜片上蒙着一层雾气。

说这本书是赝品也不对,人家的文章都是新写的。

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跟孙朝阳的原作没有任何关系。

刚开始的几篇文章还借用了孙朝阳已表文章的题目,后面的文章都是原创。

比如接下来孙朝阳读到的文章就是《牡丹江》,写东北风光的,写白桦树,写大马哈鱼,写镜泊湖。

又比如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吴桥》,写当地杂技历史的。

还比如一篇文章的题目则是《早酒,早酒》,写的竟然是湖北监利人吃早酒,从当地的饮食文化扯到三国华容道长坂坡。

连监利这种没有存在感的地方都知道,作者倒是渊博。

监利的地方官应该给他张奖状,表扬他为宣传监利做出巨大贡献。

孙朝阳摇头笑起来:“这是何必啊?文章写得还行,直接投稿,上杂志问题不大,冒充我孙三石干什么,孙三石很了不起吗?”

是啊,这些文章质量都不错,即便上不了国家级刊物,省部级问题不大。

至少,如果这些稿子投给孙朝阳,他个人是会让他过一审的。

只要稿子积累到一定数量,申请个省级作协会员,那就是真正的作家了。

八十年代作家社会地位高,给原作者带来的好处不比冒名顶替大得多?

这人纯粹就是想不通。

“你孙三石就是了不起,这本书的文章和你的原着比起来就是屎,臭狗屎。”

木呐气道:“你还笑?”

孙朝阳倒是无所谓:“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读者都是有眼睛的,只要拿书里的文章和我表在杂志上的文化苦旅一对比,不就看出谁是李逵谁是李鬼?”

“放屁!”

在二人说事的过程中,木呐一直把玩着青铜刀币,闻言将刀币重重地在碗上一敲,敲出了一个锛儿。

孙朝阳:“别敲了,宣统官窑。

我妈认不得,去年春节还拿雍正朝的盘儿打油碟,等会儿我把这些玩意儿都收起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