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忙了一上午,到十二点的时候,吃午饭。
杂志社竟然有个食堂,孙朝阳刚到也不清楚情况,毫无准备,毛姐就借给他一把饭票菜票。
饭票菜票好像是牛皮纸做的,饭票上印着一两、二两、五两不等的面额。
菜票则是两分、五分,一毛、两毛、五毛,上面还盖了个财务的三角章。
孙朝阳:“毛姐,恕我直言,这玩意儿毫无防伪措施,随便找个印刷厂就能印他一大堆。”
话音刚落,他又是一笑,伪造饭票菜票,在严打的期间,那可是要敲砂罐的,风险太大,划不来。
食堂的工作人员好多,计有伙食团长一名,厨师五人。
孙朝阳看得瞠目结舌,四十多人的单位,光伙食团就塞进去六人,这也太人浮于事了吧?
老高介绍说,没办法,都是老员工,文化低,让他们干编辑又干不了,也没有那么多岗位,就让他们做饭吧,好歹有个活儿。
孙朝阳年轻,一来就是主编,加上他名气大,是杂志社的门面,将来老高退休,他肯定能接主任和副总编的位置,不觉将自己代入领导的角色,对这么多人吃闲饭心有不满。
不过,等打了午饭,却是拍案叫绝:“不错啊,这食堂的力量不但不能削弱,还得加强。”
伙食团长主厨姓丁,五十来岁,整日恹恹欲睡稀里糊涂的样子。
他是苏州府石路人士,一手苏帮菜烧得极好,今天竟然做了个金花菜炒河蚌,一个蜜汁火方,正宗得不能再正宗。
孙朝阳吃得满嘴流油,连声说好。
老丁平时住单位里还兼职守夜,听小道消息说孙朝阳将来会做一把手,就跑过来问他吃得怎么样,请多提宝贵意见。
待听到孙朝阳的赞扬,得意得满头大汗,道:“领导,孙主任,您明天早点来,我们食堂卖苏式面的。
不是吹牛,我的面并不比绿杨抄手差。
你喜欢什么面,我提前准备。”
孙朝阳眼睛大亮:“不是主任,我就是个实习生。
毛细、过桥、免青、炒青虾。”
老丁:“你当主任不是迟早的事情吗?好嘞,我一大早去市场买河虾。”
孙朝阳:“我一大早过来,赶头汤。”
他来杂志社本只想混个户口混个工作关系,现在忽然觉得这单位也不错,当个领导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