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书赠吾弟(1 / 5)

孙朝阳来北京已经有大半年时间,他爱玩,有空就去城中各处的名胜古迹游玩,但北大燕园还是第一次来。

实际上,现在的北大校区对社会是开放的,可以自由出入。

正因为这样,不少社会闲杂人员在里面出出入入,引起不少纠纷。

八三年之后,管理变得严格。

看到年龄不符的人,门岗多半会问上一问。

不过,如果是成双成对的青年男女,则可以肯定是北大的学生了。

北大兼容并包,学生多半要追求爱情,不像社会上那么扭扭捏捏。

燕园到处都是古建筑,风景极美,别有一番韵味。

不过因为时间关系,他也没办法多做游览,心中便打算等下活动结束再说。

孙朝阳按照信上的地址找到骆一禾,一个二十出头的大帅哥。

骆一禾现在还在念书,明年就会毕业参加工作。

他本是高材生,又是学校活动积极分子,诗社主持人,工作分配自然是极好的。

在真实历史上,骆一禾分到《十月》做小说组编辑。

没错,就是文学杂志四朵金花的《十月》,负责西南地区作家。

孙朝阳是四川人,将来免不得要跟骆同学打交道,这也是他欣然应约而来的原因之一。

骆一禾不像他最好的朋友海子那样沉默寡言,为人很开朗很健谈。

跟孙朝阳握手后,就说,能够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的人,应该是位背着行囊,鲜衣怒马的五陵少年,孙朝阳和他想象中完全一样。

孙朝阳也道,骆一禾同学你表在杂志上的长诗节选《世界的血》我也读过,在我想象中,定是一位翩翩佳公子,今日一看,果然如此。

如此高的评价,倒让骆一禾有些不好意思。

二人聊了一会儿,骆一禾看了看手表,哎哟一声,道,今天的文学讲座时间快到了。

学校对我社的活动颇多支持,专门给了一间教室。

同学们听说孙三石要来,都很兴奋,等会儿还请你上台去讲诗。

孙朝阳:“都是同龄人,互相交流切磋吧,真让我讲话还真不行,就在旁边听听。”

骆一禾哈哈笑道:“三石你来就好。”<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