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蜀中五老(1 / 3)

就在二十四号这天中午,周克勤就和参加本次茅盾文学奖的四川作家协会的作家和领导们一起坐飞机来到北京,下榻大会指定的宾馆。

按说,这次盛会应该由作协主席带队的。

但四川作协会长现在是马识途,马老年事已高,怕旅途劳顿有个三长两短,就没来。

实际上,其他省的作协也存在这问题。

特殊年代过去后,作家们落实了政策,很多老先生重回工作岗位,大家年纪都大,身体也差,很无奈。

领导不在,大家就自在了,在宾馆放下行李,便呼啸一声散了。

各省都有作家参会,大家都是旧识,自然要呼朋唤友,聚上一番。

孙朝阳来接人的时候带了史铁森一块儿,两人都是文坛新人,肯定想认识更多新朋友,也想跟着其他人出去玩。

结果却被周克勤叫住:“朝阳,走,咱们去见一位前辈,顺便给你俩引见一下。”

周克勤要去见的是沙汀,后世人们所说的蜀中五老之一。

沙汀可是孙朝阳崇敬之人,老人家二十年代就参加了革命,三十年代加入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时期与何其芳、卞之琳奔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代主任。

1978年的时候调到北京,任社科院文学院院长,工作两年后退休,如今挂着中协副主席的头衔。

当然,这只是个名誉称号。

周克勤说,他这次是代表川协来看望沙老,另外也受了艾芜老先生的委托给他带点四川的土特产。

土特产主要是新繁泡菜和郫县豆瓣酱,这是川菜中必不可少的调味料,是灵魂。

沙老等这些东西等了很长时间,都等不及了。

东西很多,不好拿,孙朝阳索性就全放到史铁森的轮椅上,推了过去。

沙老看到老家来人很高兴,先恭贺周克勤获得届茅盾文学奖,又惊讶地对孙朝阳说,早听人说有个年轻的四川作家现居北京当创作员,今天见到人,想不到竟年轻成这样。

孙朝阳忙恭维说,沙老你不也是二十出头就在大刊物表作品了,而且有巨大影响力,后生小子不如也。

沙老哈哈笑起来,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不懂什么文法,反正心中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