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年轻人的锐气和想象力(1 / 6)

陈西米之所以内心忐忑,那是因为编辑组的组长,主编周昌一是个严厉较真的人,对选稿有特殊的要求。

《当代》杂志社成立于一九七九年,是个新单位,但你也别小看它。

因为当代社的上级部门是人民文学出版社。

如果能够在杂志上表自己的作品,就算是入了出版社的眼。

因此刊物刚一行,就人人瞩目。

《当代》刚开始的时候是季刊,后来订阅量实在太大,就改为双月刊。

如今,当代已经是文学期刊中的四朵金花之一,和老牌刊物收获十月比起来并不逊色多少。

“今年的茅盾文学奖最终获奖名单出来了?”

当陈西米刚进办公室,就听到主编周昌一正在对办公室其他编辑说起这个话题。

这可是文学界的大事,顿时,“嗡”

一声,所有人都放下手中的笔和稿子。

“周主编,有几本书得奖了?”

“周主编,透露一下。”

周昌一今年三十有四,但已经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快十年,声望和资历都摆在那里。

虽然还年轻,却已经显得老成,连声说“有纪律的,不能提前透露。

否则让记者知道,提前报出去,出了事谁兜得住?”

众人却是不依,又闹,都喊,周主编,说说吧,说说吧,这又不是什么国计民生的大事,就算泄露出去,也不打紧,搞不好评委会已经通知获奖作家来京了呢!

周昌一卖足了关子,这才兴奋地说:“各位同志,这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咱们社放了个大卫星,有两部获奖小说是在《当代》的。”

“啊,哪两本,快说快说。”

这下,不但众编辑,就连陈西米都是大惊,连声问。

因为自己带的编辑组人多,还有好几个像陈西米这样的新入行的编辑,周昌一就顺便给他们扫了个盲。

茅盾文学奖是着名作家茅盾先生拿出毕生积蓄二十五万元创办的,旨在鼓励国内长篇小说创作。

这个奖项因为奖金极高,达惊人的五千块之巨,轰动文坛,也成为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

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主任是巴金。

评委会成员有丁玲、冯至、冯牧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