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孙朝阳的暴论(3 / 7)

鬼扯吗,没有,没有。

要不,明天我带你去博物馆,我有一百件文物可以证明人类文明、文字、文学源头在商周。

你呢,你拿证据给我看。”

瘦作家一窒,顿时说不出话来。

他所学的西方文学都来源于教材和现代欧美人的着作,确实没有公元前的出土文物佐证。

只有研究这方面学问的人,才隐约觉察到这其中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瘦子不说话,胖作家加入战团:“你们扯史前的东西做什么?咱们现在聊的是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又不是考古。

中国现代文学起源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最早是独秀先生在报纸上用白话文写诗,好象写的是一拉车夫吧,我不是记得太清楚,大概就是个意思。

然后是以鲁迅先生等一大批作家,以西式的语言格式创作小说。

当时,即便是鲁迅先生的白话,字句中依旧带着西式语法的特点。

除了语法,小说的主题提炼、人物形象塑造、故事的起承转合,用的也是标准的欧洲文学的结构。

如果没有那一场新文化运动,在座诸君只怕还在之乎者也,这一点孙三石你总不能否认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孙朝阳忽然反问:“武松打虎这个故事的主题是什么?”

胖作家:“主题是表面上是表现武松的大无畏的勇敢精神,隐藏的主题是表现北宋末年民众生活困苦,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象。”

孙朝阳继续问:“武松的人物形象是什么,又是如何塑造的?”

胖作家:“武松刚到酒店的时候,通过一口气喝了十八碗酒,表现出他豪迈的性格。

在遇到老虎的时候,临危不惧,表现出他奋勇向前,不惧艰险的勇敢品质,一个英雄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

孙朝阳:“这个故事的起承转合分别是什么?”

胖作家:“起是山中有老虎伤人,承是武松怀疑店小二想赚自己店钱,一意连夜上山,结果果然遇到老虎,武松奋起反抗。

转则是,他提起哨棒当头朝老虎打去,但棍子却因为打到树上断了。

武松虽然失去了武器,却毫不畏惧,用拳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