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军今年二十一岁,他原本十五岁起就在街道小厂糊火柴盒,一干就是四年,小小年纪就混成了老工人。
年轻人心中都怀有一分梦想,他自然不甘心就这么在小厂混下去,每天九毛钱工资拿到了。
于是,去年就独自一人跑去深圳特区。
本以为那里是祖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怎么也得满地黄金。
不料到地头,一下车,就傻了眼:这什么地方,我瞅着怎么像一个乡下地方。
原来,那时候的深圳还真是一个小渔村,虽然已经起了不少高楼,但地面很多地方还露着黄土,一阵风吹来,红尘滚滚,迷了人眼。
路上人虽多,可一个个看起来面容疲倦,身上扛着大包小包,行色匆匆,显得淡漠。
他们看起来,更多地像工地上的建筑工。
路上全是自行车,半天也看不到一部汽车,一切都显得落后,根本就没有建设起来。
不像北京,街道宽阔整洁,车水马龙,尽显繁华。
李力军也就是个毛头小伙子,没有学历没有技能,加上从小娇生惯养,手无缚鸡之力,就算去建筑工地人家也不肯要。
他在深圳混了几个月,被派出所逮了几回,差点当盲流关进收容中心。
等到身上的钱花光,实在没有着落,才灰溜溜回到京城。
因为矿工的时间实在太长,街道工厂也不肯要他。
于是,李力军就从一个光荣的小集体工人摇身一变成为街溜子,成天提着一个录音机在外晃荡。
家里的父母看娃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将牙一咬,凑了一百块钱托了关系,又给他找了个单位——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在保卫科上班,据说将来还很有可能转正,只要你认真工作,别成天想着跑什么深坎,这不把自己跑的差点迈不过人生这道坎了。
八十年代正是中国电影爆式展的时候,国内数得出名号的电影厂有几十家,最着名的有北影厂、八一厂、上影、长春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制片厂……
而新时代也涌现了一批如刘小庆、唐国强、张谕、林方兵、周里京、朱时茂、丛珊等一大批明星。
新社会,电影为大众服务,演员和老百姓都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劳动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