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战争与和平》主角分别有拿破仑,有华西里,有安德烈,有库图佐夫还有同时代俄罗斯历史上很多着名人物。
所有人物身上所生的故事交织在一起,组成小说中的宏大世界。
至于撞珠式结构,我说一本书你就知道了。
《水浒》看过吧,里面的人物依次出场,先是史进的故事,然后史进认识了鲁智深,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大闹山门去东京后,又引出林冲的故事。
林冲之后,又引出二龙山,就好像珠子相互撞击。
孙朝阳听得大为过瘾,道:“多谢周老师指点,还请教,如果我来写长篇小说,用哪种结构最容易上手。”
他确实想抄一本长篇小说赚笔大钱,老写短篇,零敲碎打,来得实在太慢,不过瘾。
但这里有个问题。
他虽然有一项穿越者福利,记性好,可长篇小说动辄几十万字,如何能一字不差的记下来。
很多时候只想得起大概,细微之处还需要自己亲手去写。
而这正是最要命的地方。
细微之处就是细节,一本小说的成败,其实就在细节描写。
文学界,或者说小说界有一句话说得好“细节之中有神在。”
周克勤:“其实,单线结构最简单。
不过,三石你没有大长篇的写作经验,单线写到后面会无事可写,就是撑不住。
至于网状结构,难度最大,群像人物笔墨的分配,人物什么时候出场,什么时候退场,大的故事怎么推进,时间空间如何转换,都是一门大学问,没有几十年写作经验控制不住,到后面会写崩。”
孙朝阳:“周老师,你这么说我心里怎么有点慌呢?”
周克勤:“所以,我建议你如果有志于长篇小说创作,刚入手可以选择撞珠式结构。
先确定题材和主题,然后做几个人物卡。
再让你设计的这几个人物分别出场。”
孙朝阳:“一部长篇那么多人物,就算是撞珠式,也不可能一个人物谢幕下场和就再不出现,水浒传最后一百零八将不还一起整体亮相,这有点难。”
周克勤笑笑:“三石你如果实在控制不住笔墨,有一个讨巧的方法,那就是杀主角。
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