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装病(2 / 2)

p>易中海蹲在窗根底下,压着嗓子问出了核心问题:“光明,你就给句准话,到底装什么病最稳妥?具体该怎么操办,后续又该怎么圆?”他心里暗赞,还是自己办事稳妥,不像贾家娘俩,风风火火来,晕头转向走,屁用顶不上。

熊光明眯着眼,也压低了声音,跟地下党接头是的:“头疼!必须是时不时发作的那种头痛,最好是夜里睡着都能疼醒,一疼就整宿睡不着那种!”

易中海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精光,好像摸到了点门道:“这~~为啥偏是头疼呢?”

“头疼它查不出来啊!”熊光明一副这你就不懂了吧的表情,示意易中海往他这边靠靠。

“仪器照不出来,号脉也没用!大夫也只能听病人自己说。先让贾大妈饿上两天,饿不死那种,还得减点油膘。再让她少睡觉,把人熬得眼窝深陷、脸色蜡黄、走路都打晃,越憔悴越好!然后,去大医院,多跑几家,病历攒厚点!让东旭哥提前买罐麦乳精备着,从医院回来就当补品喝两口,做戏做全套嘛!而且这之后一段时间,贾大妈的饭量可不能恢复,街道保不齐会突然上门抽查,要是发现她一顿能啃四个大窝头,那可就全露馅了!”

易中海一听,心里豁然开朗!这主意听着就靠谱!层层递进,细节拉满!要不人家年级轻轻当厂长呢。

“那~~那光明,你跟王主任那么熟,能不能帮着递个话,打个招呼?”他还是想再加一道保险。

熊光明立刻倒吸一口凉气,看易中海的眼神像看大傻子:“嘶~想什么呢您!这是多大的事?这是欺上!除非咱自家住独门独院,关起门来谁也瞧不见。这要漏了风,王主任都得跟着吃瓜落!您要这么聊,那东西您赶紧拿回去,这事儿我管不了!”说着就要从兜里往外掏那块田黄石。

易中海赶紧一把按住他的手,赔着笑:“别别别!怪我,怪大爷我心急了!不是让你明说,就是~就是关键时刻,帮着美言几句,敲敲边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熊光明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这事儿半点风声都不能让王主任知道!不过嘛~~”他话锋一转,故意拉长了调子。

易中海的心又被吊了起来:“不过什么?你快说!”

熊光明装作十分为难地叹了口气:“哎~!既然收了您的东西,怎么也得给您点保证,谁让我就稀罕这些小玩意儿呢!这么跟您说吧,万一,我是说万一事情败露了,我顶多能想办法保住贾东旭,不让他被送农村去!这,就是我的底线了。”

嘿!这就行了!有光明兜底易中海心里一块大石头算是落了地。只要干儿子贾东旭不走,那都好说!秦淮茹娘家兄弟姐妹多,回去了也有人照应,遭不了什么大罪,等过两年风头过了,再想办法弄回来就是。至于贾张氏~~哼,真到那时候,就让她自生自灭去吧!

熊光明办事,向来是说到做到。得了这句准话,易中海心里踏实了,晚上回去躺在炕上,睡的那叫一个香。

这个夜晚,整个四九城里不知有多少户人家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一项涉及两千万人的硬性指标,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相关家庭的心头。这精简的对象,主要就是“大跃进”时期从农村涌入城镇的职工和他们的家属。

在这个夏夜里,政策的车轮滚滚向前,碾过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人生。至于那些农村来的媳妇和老人何去何从,似乎不是他们需要过多考虑的。执行者们埋头于表格和指标,很少低头去看看那些被碾过的痕迹是何等模样。

效果也是显着的,到1961年底,城镇粮食销量减少了40亿斤。直到1963年6月,全国共精简吃商品粮人数2800万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