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种上!萝卜缨子、小白菜,那都是好东西!回头挖点野菜,能吃的都划拉回来。前些日子贾张氏回老家,还在路边挖了不少野菜回来,拌点棒子面蒸蒸也能顶饱。”
“瓜菜代说的容易,那玩意儿不顶时候啊,吃多了拉稀跑肚的。”
“哎呦喂还吃多了,现在城外离得近的连点绿色都瞅不见了,树叶子都快给薅秃了,想挖点野菜得城外20里地,再过些日子得去河北瞅瞅了!”
“谁说不是呢,咱们这老的老,小的小,出去挖野菜都跑不远。”
易中海一看又开始了,赶紧打住吧,要不一会又得骂天骂地的,再把街道的人招来,那样就大了。
“都别满嘴牢骚了,街道王主任也说了,这只是暂时的困难!国家在想办法,咱自己也得咬牙挺住!再苦还能有以前苦?咱四九城,啥大风大浪没见过?能叫这点困难吓趴下?!咱院儿可是连年评先进的文明院儿,不能在这节骨眼儿上掉链子,让人戳脊梁骨说咱觉悟低啊!散会吧,回去也跟家里人好好说说。咱拧成一股绳,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熊光明靠在门廊柱子上,看着院子里暂时平静下来的邻居们,这才哪到哪啊,夏收绝产也就才刚刚开始,难的还在后面呢。
各家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会还有菜吃,不顶饱也饿不坏。
熊家亏谁嘴也不能亏美珠,各种肉蛋就没断过,也都是偷偷的吃。熊光明时不时就端上来几饭盒菜,小灵吃红烧肉只能吃瘦肉,汤拌饭?想也别想,胖成啥样了,灾年你还这么胖咋说?也就现在还算过得去,等明年后年呢?先控制控制饮食再说。
美珠出了月子,桑母也隔三差五就过来住几个晚上,一个礼拜能住3、4天吧。。。。每次来都不空手,不是带着半口袋粮食,要不就是肉蛋的,给院里人羡慕的眼珠子都发红。
桑母一来,每个礼拜熊家就借故吃一顿横的改善一下。
然后基本就没有炒菜味传出来了。别问,问就是喝的棒子面粥,菜汤子,小灵能控制,熊二不行啊,正是长身体时候,别的孩子肚子里缺油水不太想动弹,跑一会就饿,他整天在院里横冲直撞的。
这天阎埠贵逗熊二,晚上吃的啥呀小亮,熊二想也没想就说打卤面。
阎埠贵一听下意识咽了两下口水,嚯~~打卤面,自从三大妈不给熊家做饭,他就没在吃过打卤面,又问小亮啊,什么卤子啊。
熊二也反应过来了,赶紧补救,嗯~~棒子面卤~~!
给阎埠贵差点闪了个大跟头,艹,这Jb孩子,满嘴跑火车,比他大哥差远了,还是光明厚道。
宝三爷场子也没几个人练了,再练就得练死了,熊光明看着空荡荡的跤场,跟宝三爷说:“不行开荒种点土豆红薯的,那玩意省事,您这地沙子多,
熊光明每个月给他30斤粮食,时不时还弄点肉蛋,宝三爷倒是饿不着,真舍不得这场子就这么毁了,要是等回头再拾掇起来那可就费劲了。
“没准明年就好了呢。”
“行了师父,您要舍不得就算了,有徒弟呢肯定饿不着您,不过咱可得捂严实了,就是有人抬着门板过来给您磕头,顶多饶俩窝头不能再多了,您这徒弟忒多,有个4、5个上门的谁也抗不住。”
宝三爷知道熊光明是个有本事的,今天说这话指定是怕他心软跟上次找工作一样求到他这,当初是授人以渔,这年月就不一样了,救急不救穷的道理宝三爷还是懂的,不用熊光明招呼他也明白。
自己这些徒弟也有不少每个月端着碗白面过来孝敬师父,实在困难的家里蒸几个窝头也给师父拿俩过来,这样的徒弟宝三爷也不忍心收他们吃喝,又怕寒了徒弟心,最关键怕有人说闲话起了攀比心。
最后召集徒弟训话:“以后谁也甭给我送粮食,等灾年过了再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