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家情况,再加上何大清面子,要不他这没正式上灶根本没资格带菜回来,厨师圈子本来也不大,多多少少都照顾下子弟。
“光明哥一大妈这两天让我去她那吃的,我这马上就写完了。”
“行,好好学啊雨水,以后上大学。
我这刚17,你怎么能天天拉着我喝酒呢,来二两吧,陪你一杯。”
等傻柱吃得差不多了,熊光明问傻柱:“我看你过年时候跟跤场得师傅认识啊,能给我引荐引荐吗,我也想过去学学。”
“行啊,这太行了,到时候咱俩没事还能一块练练。
我跟你说啊,我小时候没少练,师傅说我这体格不练摔跤可惜了,要不我家传的手艺何大清非得让我当厨子,四九城我也有一号了。
帮你引荐没问题,你要真想学,那得去天桥,要是能拜宝三爷名下,那你就行了。”
一说这个傻柱兴奋了,开始给熊光明讲摔跤得这些东西。
听得熊光明心里直痒痒,学就得学最好得,就是这去天桥有点远啊,来回最少15公里,这功夫都得搭路上啊。
“行嘞,那赶明我过去瞅瞅去,你先歇着吧。”
“赶早或者下午3、4点再去啊。
找不着一打听都知道。”
傻柱在后面来了一嗓子。
熊光明兴冲冲回到家,进屋就跟老熊说:“爹,我要买辆自行车。”
“行,多少钱你打听了吗,要不先给你拿15o应该差不多够了。”
老熊一如既往得宠儿子,只要不是吃喝嫖赌,那就是惯着,挣钱不就是给儿子花得吗。
“爹,我打算下午时候去天桥跤场学学摔跤,道太远耽误工夫所以买个车。
你要是钱富裕得话听我的,你也买一辆,现在还好买,以后可就费劲了。”
这会自行车还得靠推销才能卖出去,等1956年工资改革后再想买那可就费劲了。
(据北京日报1953年2月2o日4版《推销能手高凤朝》记载,1952年夏天,市百货公司第一批部的一大主要任务就是推销自行车,但这项工作一向不好做,曾有一度,推销员一天跑了几十个地方都不见成效。
因为销售困难,从1953年至1955年,北京曾采用过赊销的方式来销售自行车,一些大单位会出面替职工向国营商业部门办理“赊购”
。
至于农村,自行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根本没有销路。
)
“我不用买,平时跟工友溜达着就去上班多好,一路上还能聊会天。”
“爹你这岁数越来越大,天天这么走着来回也得两钟头,听我得,买一辆,到时候你就知道好处了。”
“行,那明天我早下会班,到时候一块去。”
“别呀,明天你晚去一会,买了车子直接就上班去,多好,还省工夫,对了爹你会骑车吗。”
“行,那就听你得!
还没你呢我就会骑了,你爹我厉害着呢!
倒是你会不会呀?”
“嘿,这老头还瞧不起人了,放心吧,你儿子骑得好着呢!
明天早上别弄饭了,你给我买自行车,我请你吃大肉包子。”
第二天早上训练完回来,老熊让老孙帮忙请个假,爷俩先在姚记吃了早饭,姚记也算老字号了,只是这会还远没有后世拜登当副总统去过之后的火爆。
兴冲冲的就往附近的一家食品杂货公司赶,到了店里刚开门也没几个人。
“同志,店里有没有自行车卖啊。”
售货员一听眼神都亮了,这是来大客户了!
“有的,你们想买什么牌子的,有看好的吗。”
“两辆永久28大杠!”
就是这么豪横,别问为什么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