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顺流而下,渔夫头顶竹笠站在船中,双手握着竹篙驱赶着鱼鹰下水捉鱼。
鱼鹰钻入水中,一会儿冒出身子,渔夫用竹篙挑起,放回船中,然后左手捉起鱼鹰,右手挤压它的脖颈,几条鱼便从鱼鹰口中吐了出来。
苏菲娅从来没见过如此捕鱼的方法,大感惊奇,口中说道:“江,这大鸟怎么没将鱼吞吃了,却任人挤压脖颈吐了出来。”
安俊笑道:“它脖颈下系着绳索呢,如何吞得下?”
苏菲娅顿感这捕鱼的方法有些残忍,安俊开解道:“这也是牲畜的劳作,比如牛马一样,也不是不喂养它们呢。”
忽然,走在前面的嫣然忽然远远地喊道:“哥哥,苏菲,这里有一间草屋,卖着茶呢。”
安俊和苏菲娅过去,却是一个山垭口,旁边生着几株老松,下面却是一个小溪口,树下一片平台搭了一间茅草屋,四壁开敞。
只见几个穿着古旧的老人正围坐一张八仙桌,却是两人对弈两人围观,当是下得紧要处,四人凝棋不语,久久落不下一颗棋子。
三人进去各要了一杯粗茶,一边喝着一边观览两岸的美丽风光和江中点点帆船,不时给苏菲娅讲着这富春江的风土人情。
不觉天色渐晚,夕阳西坠,染红了半江水面。
安俊见此,忽然来了诗兴,赋诗吟道:
清清一带水,郁郁两扶山。
解缆逐波影,归帆没晚烟。
嫣然听了,拍手赞道:“哥哥,你随口赋诗,还是有了浓浓的诗意呢。”
苏菲娅见嫣然说叨,虽然听不懂汉语古诗,却知她话里的赞叹,脸上也现出笑意,安俊却是一脸的赧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