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室也不介入市场、政策和贸易信息收集。
“二是突出更具针对性的新药品、新器械和高端检测设备的研,逐步压缩常规处方药品的生产规模,给国内中小企业腾出更多的生存空间,也提升集团的在国内国际的核心竞争力。
“研是我们集团生存和展的核心动力和关键环节,今后将会得到集团的持续高度重视,今天大家想法也为推进集团今后的展制定战略性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再次感谢大家”
会议结束已近十一点,安俊看看腕表,考虑研中心庞大的体量,决定先在姨父所在研究所楼宇内走走。
由于专业的阻隔,加上他的行业偏好,安俊对具体的医疗研工作兴趣寡淡,但研人员的勤勉还是给了他深深的触动。
当安俊进入基础研部,忽然见到一个熟悉而久违的身影,其时正专注于净工作台的实验,安俊走到他的身旁静待一会,见他没知觉,便轻唤一声:“敏涛。”
他才抬头寻声看去,一下有些愣神:“安俊?!”
郑敏涛连忙起身,与安俊握手拥抱。
敏涛显然已经知道安俊回国成为了集团新董事长。
“安俊,直到你任职我们集团的新董事长,才知道这家公司是你家的,几年的同学,从来没听你和同学们说起,你这是低调,还是对华瑞的漠然啊,真没见你这样的。”
“我也不知道你这位剑桥大才,回国屈尊来到华瑞。”
安俊也着实有些吃惊。
原来郑敏涛是安俊剑桥大学同学,就读于剑桥医学院,经方浩宇介绍,与他相识,也是安俊交道很深的朋友,毕业后去了美国辉瑞,之后便音信渺茫,没想到回国加入了自己父亲的公司。
周启福看着他们,然后说了句:“他是我三年前去美国挖回来的人才,没想到你们竟然相互认识。”
安俊听了,更加感到自己姨父的远见卓识,以及对公司的尽责和贡献,轻声说道:“谢谢姨父。”
看见敏涛不时回头看着正在进行的实验,知道他还忙着,便互留了手机号,匆匆离开。
走完一栋楼下来,已是午饭时间,周启福陪同到中心食堂用餐。
刘茂洲先行离开,去到食堂安排。
“姨父,会上我的两点建议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展方向,西北市场的问题可能在今后会不断出现,集团应该积极应对,争取主动,避免同质化竞争。”
安俊边走边谈。
“这方面我不怎么懂,你可以同集团相关部门多做沟通,多做调研,可以暂时在常规医疗产品上不进行扩张、不上新项目。
我们中心会加快新药品、新药械和高端检测设备研度,做好策应配合。”
周启福在市场营销上缺乏经验,毕竟一生做研究的他从来没有触碰过这块。
“这是集团重大战略调整,我们会审慎推进,不会冒进。
对研这块,姨父你还有没更多的想法和建议?”
安俊问道。
“适应集团重大战略调整,我们整体研实力还非常不足,特别是同国际老牌大集团相比,我们本身积淀不够,研部门细分还显得非常粗浅,我觉得最捷径的办法还是建立国际化的研中心,可以在美国和西欧进一步扩大研中心建设,充分借助欧美人才智力资源,推进集团研能力提升。”
周启福答道。
安俊此前对集团前期国际化研中心运作情况已做了深入了解,对欧美建设国际化研中心也做了深入研究,听了周启福的建议,心里也深以为然:“姨父的这个想法,我最近也与集团研管理部门做了沟通,大家的意见非常一致。
姨父,这件事你多费费心,具体事务由管理部门去做,争取明年能在欧美分别启动一个国际化研中心建设。”
等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