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幸灾乐祸(3 / 4)

所耳闻的,故而他没有十成十的认可彭羕的话。

    彭羕也不争论,他只高深莫测的道了一句:“不日襄阳那边的间细就会递来消息,到时候程书吏你便知晓何为亲疏有别……蔡瑁张允断然不会同前面中伏被俘的都尉文聘一般,家人被有司问责的。”

    “不过这里倒有一二点疑问,自荆州方面传来的消息,说是蔡瑁前面第一次之所以中伏大败,是因为文聘的鼓动而贸然进军,故而招致了一场大败,文聘的家人更是被荆襄的有司问责。”彭羕分析着手上接收到的军情消息以及一些来自上庸的流言蜚语:“但依着上庸递回的消息,以及蔡瑁张允的才干和脾性,可能是蔡瑁张允二人贪功冒进,非是文聘之过也,只是蔡瑁张允二人推功诿过,致使文聘被问责。”

    “八成是蔡瑁张允二人推功诿过。”刘璋给出了一句高概率的定论,通晓历史的他对文聘是了解的,文聘作为荆州刘表的大将,在刘表死后投奔于曹操,曹操任命文聘为江夏太守,而文聘驰守江夏几十年,威名远震孙吴,使孙吴不敢侵犯,这样镇守一方的重将,如此稳重的人怎么会贪功冒进,鼓动蔡瑁冒险进军。

    念及文聘的生平,再加上蔡瑁张允二人的人品,刘璋的想法同彭羕一样,都是认为文聘是被蔡瑁张允陷害。

    “蒯祺是生是死?”刘璋接着问道,他对前面出使来到益州的蒯良感觉很是不错,因此对于蒯良的子侄蒯祺多问上了一句。

    彭羕拱手禀告:“房陵失陷,蒯祺为张鲁手下賨人渠帅袁约所擒,蒯祺虽是身为俘虏,但是忠贞不二,没有归降张鲁……现下蒯祺被押送到了上庸,同都尉文聘一并羁押在上庸的牢狱之中,估计张鲁和申氏是想着将蒯祺卖个好价钱,如今就等着荆襄的使者拿钱来赎……不过估计会等上一段时日,襄阳方面刚刚经过一场大败,这个时候想来很难拉下面子派遣使者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