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河东之议(3 / 4)

; “那便近了。”法正抚着下巴处的短须,细细的琢磨了起来,片刻后他拱手向刘璋进言道:“明公,河东重地,毗邻关中,渡过蒲坂津即可进入关中,此等要地,万不能落入袁绍之手,不然我等将受制于袁绍也。”

    “孝直之言是也,卿等可有筹画。”刘璋颔首,欲守御关中,必先守河东,河东地区不仅是拱卫关中平原的东大门,还是关中地区和中原腹地的联结枢纽,河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臣意且静观其变。”荀攸出席道:“连年纷争,府库空虚,实不得出兵河东,与袁绍相争……况且若是强行出兵,同袁绍相抗,却是中了曹操的计策,如了曹操驱虎吞狼之意。”

    郑度闻言面上浮现些许急色,他争辩道:“即是不出兵河东,岂不是放任河东为袁绍所得……而袁绍若得河东,兼之讨定公孙、黑山,一统河北之地,到时候举胜兵十万而向关中,形势危殆,可以见之。”

    “非也。”荀攸摇了摇头道:“吾意非是不争河东,而是见机行事也。”

    荀攸斟酌一二言语,随即出言解释道:“今河东太守王邑无舍河东之心,有意阻止高干进入河东,我等可静观其变,观望王邑同高干相争……”

    “若王邑危殆,则可遣千余精兵,趁王邑力衰之际轻取河东,此所谓螳螂扑蝉,黄雀在后;而若是高干不得入河东,则我等可于关中安座,待到我军粮足,再行发兵河东。”

    荀攸的筹划一出,在场众人皆明悟了荀攸的意思。

    法正心思敏捷,素有急智,他补充了一句:“明公,高干为袁绍外甥,王邑或会上念天子旨意,下畏袁绍之强,不敢放开手同高干相抗……可遣使河东,言以相助,以壮王邑之胆,使王邑放心同高干相争相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