啡,是他凌晨三点没喝完的 —— 海归客户李总懂建筑,明天要去他公司 “看风水”,得提前把专业术语转化成玄学话术。
刚整理完,李总就带着团队走进来,手里拿着公司平面图:“叶大师,您说我公司西北方是‘白虎煞’,可按建筑学,那只是通风口,您怎么解释?” 叶景然没慌,笑着端起普洱:“李总懂建筑是行家,但风水讲‘形神合一’,通风是‘形’,气场是‘神’。您看去年我帮您调整通风口角度后,公司利润是不是涨了 15%?”—— 我上周送雪茄时,撞见他在会所电脑前查李总公司财报,那 15% 的增长,明明是市场回暖所致。
他的衣柜里,藏着件没拆封的深灰色西装,是苏禾去年送他的生日礼物,标签上还贴着她手写的便签:“希望你穿正常衣服陪我逛画展”;唐装内袋里,永远装着建筑系毕业证书,照片上的他穿着学士服,眼神清亮,却从没敢在客户面前拿出来。扫街时捡过他扔掉的雪茄盒,上面用铅笔写着 “今日收咨询费 30 万(张总别墅布局,实际优化了管道走向)”“给苏禾买的星空项链,放在副驾抽屉(明天她生日,别忘送)”“查李总公司新楼盘层高数据(用‘气场压抑’话术建议增高 30cm,符合建筑规范)”。这种 “对客户逢迎到极致,对自我欺骗到麻木” 的伪装,曾让我蹲在露台旁鼻尖发酸:原来有人把 “风水大师” 当成戏台,每一次罗盘推演都是精心设计的表演,每一笔咨询费都是谎言堆砌的筹码,那些看似神秘的背后,藏着比唐装更沉重的 “身份枷锁”。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靠在会所的罗马柱旁打盹,梦里全是罗盘的转动声与苏禾的画笔声。月光透过玻璃穹顶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像极了他笔记本上的话术标注。
二、罗盘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
再次醒来时,胃部传来阵灼痛。我猛地坐起来,发现自己趴在叶景然的公文包旁,面前的别墅平面图还摊在 “西北 4 号位” 那页,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不停,是凌晨 5 点的紧急来电 —— 明星李姐的求助 “叶大师,我新公寓天天做噩梦,是不是有脏东西?你今天必须来,我已经让司机去接你了”,还有苏禾的 3 条未接来电,附带张照片:是她画的分手场景,配文 “我不想再猜你的工作,我们算了吧”。
窗外天还没亮,会所的雪茄吧只剩值班调酒师,冷风从露台缝隙灌进来,带着雨后的湿意。我这才惊觉,自己变成了叶景然。
摸向胃部,昨晚陪张总喝的威士忌还在灼烧,像有团火在胃里滚;左手握着的罗盘没放好,指针在晃动中指向 “坎位”;公文包夹层里的建筑系毕业证书硌着腰,塑料封皮已经磨出毛边。书桌的抽屉里,压着三份 “生存难题”:客户的 “玄学需求清单”,“李姐要‘招桃花’布局(实际是她卧室镜子对着床,易致失眠)”“张总要‘催财运’调整(楼盘定价过高,需找风水理由降价)”“王总要‘避灾’符咒(公司资金链断裂,需延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