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种端倪中有所察觉;
身为兄长的韦保衡,私下参与了对普王府的女官,也是真珠姬的亲密伴从,后来那位陈奉仪的轮番施暴和要挟;却主动为其提供了遮掩,并误导了普王府上的自查方向。因此,在兄长接掌家门之后,她也成功获得一个关键把柄。
最终在命不久矣的尧舜太后面前,设法谋取到最大的好处;令自身远嫁南海公室,避开后续风波。不但将当年某些可能牵涉其中人等,带到远离朝廷中枢追查的岭外之地,还籍此得到兄长为首的韦氏家门,源源不断的支持和助力。
甚至,韦氏在远嫁离京之前,她通过对于兄长的试探和刺激;已经隐隐猜测和掌握了,关于与韦保衡一同施暴的,另外几名同伙的身份和家门线索。因此,如今韦保衡虽然贵为宰辅,但依旧隐隐的受制,这位心机和城府颇深的妹妹。
或者说这就是她逃离岭南,返京后的最大凭仗。但现在的这一切都归江畋所有了。然而,当江畋从这些深入挖掘和触发的记忆碎片中,慢慢的抽回思绪之后;却冷不防感受到眼角的湿润。此时此刻,这副身体居然不由自主的流泪了。
就因为在韦氏的记忆里,见到了那个人;不再是一张静止的平面画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一幕幕鲜活而刻骨铭心的回忆场景。哪怕隔着遥远的时空,哪怕有些模糊和失真,也依旧让人充斥着,难以言表的缅怀、惆怅和伤感。
相比“仙露明珠”一般,似乎永远凝固在某个时间中的那位;已经去世多年,却似乎无所不在,依旧活在大多数人的口口相传中,的那位尧舜太后,就要形象模糊的多了。就算在例行的内朝上,偶然间远远一瞥,也只是个华冠老妇。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被韦氏刻意记下来的名字,比如前代淑妃郭氏的侄儿,东都的鸿胪寺少卿郭振远;出身大国舅夏氏的北都/太原府少尹夏守殷;出自前宰相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