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扶风,郿县。
董卓这段时间很糟心。
他已经在右扶风被拉扯了大半年时间了。
若要论兵力,董卓是不缺的。
从雒阳离开时,董卓本部精锐有五千多,再加上吕布、吴匡、夏牟等人的部队和一些京畿郡兵,差不多一万人。
出兵过程中,牛辅在并州与河东又组织了数千新兵。
到了郿县,又有李傕等人加入,并且就地征募了不少青壮。
全加起来两万余人,其中一半是经验丰富的精锐。
这种一半老兵带一半新兵的部队其实是很强的——新兵有干劲有憧憬,老兵有经验能保底,比全是老兵油子的部队更强。
但到了郿县后,董卓发觉自己陷入了僵局。
凉州叛军名义上的首领是金城名士王国,当然,董卓知道实际主力是韩遂和马腾。
叛军兵力很多,全加起来得有六万以上,而且不是农民军——西州穷山恶水黄土戈壁,向来就没有什么农民军。
要么是豪族武装,要么是山贼马匪,要么是刀客游侠,要么是羌氐胡骑。
王国就是典型豪族武装,韩遂是能驱使羌氐的地方军阀,马腾这个黑道大哥手下就是刀客与马匪的混合部队。
如果算上被叛军裹挟的青壮和民夫,叛军总数恐怕得有十万以上。
这种叛军本来就不好打。
而皇甫嵩驻扎在美阳,基本不听董卓调度。
这不听调度也是有原因的——皇甫嵩是刘宏起复的平定凉州的主将,那时候刘宏还没死呢。
以京兆尹盖勋、执金吾士孙瑞等人为代表的西州士族和官员,又明里暗里的支持皇甫嵩,以至于目前皇甫嵩也渐渐积累起了近两万的兵力。
为了不影响凉州局势导致叛军大举进入长安,刘备和董卓都没有刺激皇甫嵩,以免将整个三辅地区全都逼得加入叛军,那就真的麻烦了。
也就是说,皇甫嵩不听董卓使唤,但董卓也不能与皇甫嵩彻底翻脸,要不然形势随时有可能变成二打一。
皇甫嵩当然也一样——他也不敢与董卓翻脸。
但两边又没法紧密合作,董卓和牛辅手下是西州和并州的军将武人,皇甫嵩和盖勋手下是三辅勋贵豪族,两边尿不到一个壶里去,都巴不得对方赶紧去送人头……
而王国的叛军面对郿县的董卓和美阳的皇甫嵩,以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