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谁短谁长(合章4.8K)(1 / 6)

    “大兄,若要与天下名门以名相抗,岂非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得知刘备要编忠臣传和奸臣录,简雍赶回来试图劝阻。

    确实,如果按照常规方式考量,刘备目前用这种方式,最多打个两败俱伤。

    因为刘备可以发行传记刊印天下,敌人也能。

    虽然刘备掌握着大义名分,有天子作官方背书,在庶民黔首眼里信任度会高很多,但名门世家的读书人更多。

    刘备能大量印刷纸质刊物,算是个先发优势;但雕版印刷技术无法长期保密的,顶多两三年后,各豪门就能用同样的手段混淆视听——刘备能发奸臣录,豪门就能发权臣录、佞臣录、游侠录……

    结果只能是大家相互抹黑,谁都不是好东西。

    不过……刘备知道,有位伟人曾用这种方式击败过当时已经垄断军、政、钱、粮、人的世家,而且依靠的大多是不识字的普通人。

    “敌之强,便是敌之弱。”

    刘备已经没有了那种焦躁急迫的心态:“宪和,你可还记得受笞而喜的孝名是怎么来的?难道是靠名门或士人传扬的吗?”

    之前得了贾诩提醒,刘备现在又有了当初的沉稳,看待事情的方式也不再是短期的胜负,而是长远的成败。

    “……是弟兄们与街坊们口口相传的……”

    简雍当然知道他自己的名头是靠商旅和游侠儿传播的。

    这事最初是刘备让游侠儿们在酒舍餐馆等地方,以饭间笑料的方式传出去的,街坊邻居们当时也常打趣,总让简雍的母亲没事多抽简雍几顿……

    这种笑料并不妨碍简雍得到真正受人尊重的孝顺名声,而且因为这种方式亲民,使得很多人效仿——这当然是不需要士族刻意宣传的。

    “这便是了,我等传忠奸并非以短击长……恰恰相反,我们才是站在多数人一方的。”

    刘备指了指简雍和自己:“这天下,是名门出身的人更多,还是寒士庶民更多?”

    “那自然是寒士……大兄策试取士,使天下寒士有了进身之阶,必能得寒士之心。”

    简雍点了点头,但又问道:“可是,名门更擅于传名啊,他们相互结交,门生无数,又家家都有经义传继……”

    “但哪些人才是最在乎忠奸之臣的呢?谁会更乐意四处辩论忠奸?”

    刘备笑了:“是庶民黔首,还是官宦世家?”

    “当然是庶民……庶民无法争权夺利,只能争辩忠奸,以宣泄心中之郁……”

&nb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