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河北之乱开启(1 / 6)

    泰山郡治,奉高县。

    孔融在狱中见到了曹操。

    “孔文举,鲁国孔氏已被定为叛逆,吾奉诏讨逆,不愿杀及无辜……你若怜惜家人,当检举不法,供述罪恶,以免老幼尽灭……”

    曹操递给孔融一壶酒,看样子是打算给孔家一点机会。

    “老幼尽灭?曹孟德,你敢吗?哼……那刘备与我有怨,要寻衅罢了,一死而已……你等祸国贼子难道敢尽屠吾宗?!”

    孔融大灌了几口,倒是开口说话了,但对曹操没什么好脸色。

    他其实不怎么了解招标令的威力,毕竟他一直被扣在泰山。

    “你鲁国孔氏还真把自己当宣尼公传人了?”

    曹操摇了摇头:“褒成侯一门才是孔仲尼之后,你鲁国孔氏不过倚名传代而已,有何不敢尽诛?你鲁国孔氏比之故博山侯如何?博山侯能绝嗣,你鲁国孔氏就不能吗?!”

    曹操可没瞎说,汉代官方认定的孔子传承确实不是鲁国孔氏。

    汉末,孔子既不是王也不是圣,只是各地官学与雒阳太学会尊孔子为学术宗师——仅止于此,地位远远没到后世那种程度。

    汉元帝时,大汉真正走上了独尊儒术的路线,封帝师孔霸为褒成君,此后孔霸嫡长一系就一直住在京师长安,这是官方认证的孔子嫡传。

    孔子的其他后裔,是基于孔家的食邑鲁邑孔里发展而成的。

    元始元年(公元1年),王莽主政期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并封孔均为褒成侯,食邑两千户。

    孔均是孔霸的嫡长一系(长子长孙嫡传)。

    追谥孔子,封孔子嫡长一系为侯,这当然都是政治拉拢。

    而孔家给出的回报,是全力支持被视为‘圣儒’的王莽,列在劝进王莽名单第一位的,就是曾任大将军加丞相的孔光。

    ——当时孔光刚刚去世,但他的名字依然出现在了劝进表第一位,追谥孔子这事对孔家子弟而言确实是必须回报的……

    孔光是孔霸的第四子,是当时的士林领袖,受封博山侯。

    而王莽封孔均为侯,就同时造就了两个孔氏侯府。

    一个是孔光的儿子孔放,袭爵博山侯,这一支势力极强,在鲁国、济南等地,但却是分支。

    一个是孔均的褒成侯,住在雒阳,这才是孔家长房嫡出的主支。

    王莽称帝之后,由于其政策对世家大族不利,褒成侯孔均辞官还乡,表现出不愿再与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