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这是诸葛亮,与刘协同岁。
诸葛亮并不住在这里,他其实是跟陈封一起住的,因为他现在也是刘备的弟子。
但平时诸葛亮经常来刘协这边蹭课。
诸葛亮已经拜了两个正式师父了……刘备和赵云。
此外还有个传授兵法但不接受拜师的兼职老师贾诩——贾诩不愿正式收徒,嫌麻烦,但愿意指点。
其实刘备知道,贾诩不收正式弟子多半是为了避免受牵连……尤其诸葛亮是刘备的徒弟,贾诩当然不会收。
而诸葛亮这三个老师……兵法武艺品行道德天文地理啥都能教,却全都不教经学。
师门负责传经的师叔牵招又去了幽州。
于是诸葛亮就经常到刘协这里蹭课,因为住得近,比较方便,而且临淄的蒙学对于诸葛亮而言教学进度太慢了。
刘备对诸葛亮而言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父’,他吃的都是刘备家里的饭,这是真正的长辈逻辑。
而刘协是刘备的师弟,所以诸葛亮也就相当于刘协的师侄,差了一辈,没法当天子伴读,但跟着小师叔一起上课却是可以的。
实际上诸葛亮才算是真正的伴读。
这几天东阁没有上课,诸葛亮来刘协这儿,名义上是少年丧父寻求同龄人陪伴——他也是不久前才得知父亲诸葛珪的死讯。
九岁的小孩是需要同龄人陪伴的,刘协几个伴读都十五六岁了,也各有心思,刘协很难与他们亲近。
只有诸葛亮能毫无顾忌的和刘协扯淡,毕竟他们是真正的同门关系。
但实际上嘛……诸葛亮是奉左沅命令来的。
左沅需要有一个不会被人怀疑的孩子盯着这里。
此时,几个侍女已经跟着宿卫进到了院内。
伏寿看样子确实认得那几个侍女,擦了擦眼泪,迎上前去。
宿卫把人带到院内后,几个侍女在院内伏地拜倒:“陛下,各位郎君,小娘要更衣复礼,各位郎君气血如虹,魂灵辟易……能否暂且回避,以便小娘接引公主魂归?”
内院一直都有一队宿卫轮值,都是刘备军中选出来的可靠之人,伴读也会轮值——天子伴读也是近侍,有保护天子安全的职责。
这也是伏寿进了刘协居所之后的尴尬之处。
内院地方不算小,以前刘协住在这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这里毕竟不是皇宫,不像禁中宫殿那样有内外隔绝的规制,伏寿住进来以后,有时就需要让宿卫回避女眷,很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