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丘洪字子林,他不姓陶,陶丘是复姓,是秦初宋国贵族为避祸以地名为姓。
刘备对付陶丘洪的方式其实很简单。
先以辱骂诬陷上官的罪名,随便抓了几个济南士人入狱——这不是冤狱,这些士人确实是骂了刘备和刘虞的,而且还说他俩“逼迫士族为奴”,这属于诬陷官员。
辱骂官员当然是有罪的,只是汉代通常不以言语落罪,一般也就是斥责一顿罢了,所以士人们也不怕,个个都签押认了。
但如果按照汉律,辱骂国相至少应该掌嘴后服劳役,若是涉及诬陷官员,那最少应判割舌流放。
结果判书上个个都是“割舌流放南中”……
得知济南士人入狱重判,陶丘洪赶紧登门来找刘虞。
但刘虞出去了,留在官廨的是刘备。
“刘都尉为何无故抓捕士人?是欲效阉宦之祸吗?听闻刘都尉派兵救援魏郡张奉,却并未援助同在邺县的郭氏,想来是与阉宦和黑山贼皆交情甚深……”
陶丘洪见了刘备,言辞相当的不客气,上来就扣帽子。
“张奉乃天子姻亲,我身为汉臣,怎能不救?那郭家难道也与天子有姻亲?该救郭家的是魏郡都尉,不是我这个甘陵都尉。”
刘备斜眼看着陶丘洪,伸手指了指桌案上的简牍:“陶丘君此来是为了这些济南贼子吧?若是陶丘君非要攀诬我,便和这些贼子是一样的罪名,当行剜舌之刑……”
“此残暴之刑,怎能加诸于士人身上?!”
陶丘洪脸色难看:“此行与暴秦何异?!”
嘴上没松劲儿,但确实没敢再说刘备了。
“此刑乃汉律,若是陶丘君觉得不合适,正好国相准备征辟陶丘君为决曹……陶丘君可以担任决曹之后自己改判。”
刘备看着陶丘洪皮笑肉不笑的说着:“国相今日出门,就是亲自去延请陶丘君的,却没想到陶丘君来了官廨……”
“你抓捕吾友,就是为了逼我为吏?”
陶丘洪皱着眉头问道。
“也不能这么说……我是幽州粗人,只懂兵事,不懂司法。而国相守正持身,必须按律执法——若是按律,那就只能割他们的舌头了。”
刘备倒是耐心解释道:“国相也觉得汉律此条或有些残酷,所以才请陶丘君为决曹,以求既守法又合理之判。”
说完,刘备将几卷简牍递给陶丘洪。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