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上卷 106,他还能斗不过这群人?(2 / 5)

   “我们这些管理,为了安抚他们,也是花了不少功夫。”

    AI发展至今,各类被抵制的说法已经是常态,人类高速发展时期,有关AI的各类配套也在完善,一些能被AI替代的岗位在消失,同时也会产生新的就业岗位。

    但风机的人工运维现在明显是不可替代的。

    被喻工这样提点,在场的人都明白,他是用这件事拿乔,真正的目的还是要让阮流苏帮他们做科创项目。

    于昕眠尽管是气象顾问,也仍然有些着急,她没经历过工作,科研思维惯性让她习惯主动承担责任:

    “喻工,风况研究这部分我可以承担,我们还是希望您可以正视人工智能现在在工业化上的应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其实是在缩小运维工人高空作业的危险系数。”

    做科创项目对于昕眠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但她这样出头,沉不住气,无疑中了喻工的话术圈套。

    工作十余年的工程师,不止修行的是技术,还有在职场上的博弈。

    而于昕眠的胆小,直接打破了梁格刚才和喻工之间的博弈。

    “那就麻烦于博士了,我稍后把科创项目相关的开题报告发给您看看。”

    喻工脸上不经意露出满意的笑,于昕眠果然上套了。

    梁格脸上有点挂不住,和学生打交道就这点麻烦,什么都肯干,干什么都踏实,但没经历过社会上的尔虞我诈,于昕眠她听不出好赖话,风场这个副总工程师才几句话,就把她套死了。

    人手不够分,总不能让她一个实习顾问负责和风电场的工程师对接做科创吧?

    万一涉密了怎么办?谁能担责?

    梁格圆滑,他一时间没开口,他不愿因为这种事得罪甲方,主要他也不够级别,万一这单子黄了,他可不想年终奖打水漂。

    “喻工,这个科创项目,我们眼下真的合作不了。”阮流苏看了眼梁格的脸色,突然开口说:

    “做变桨符合还需要了解您当下风机的叶片参数,测算出叶根和螺栓的受力,载荷,再进行强度校核。我看风场的机型年代普遍比较久远,您有当初叶片建模的参数吗?复核报告还保存吗?就算保存了,最近三年的测风数据还有将近大半年的缺失,再进行一个完整周年的测风还需要等六个月。”

    阮流苏说话态度诚恳,语气也十分婉转,直击几个关键技术点反驳:

    “等有了六个月的测风数据,到年底,科创项目的时间也该截止了。”

    喻工不死心:

    “做项目嘛,有数据就做细节,数据不完整,我们可以做预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