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上卷 65,我知道错了,这次是真的知道了(2 / 6)

一环,顾策不做项目总负责人,接触的只是其中小小的一环,学无止境,他承认自己的不足。

    门口的斯见微听完全程,忽然收起手机,接顾策的话,问他:

    “阮教授做了多少台风机试点了?”

    “全国大小风场应该有几十个了,具体多少台不清楚,陈琢光教授那里应该有详细的记录。”顾策提到今年在欧洲做试点的陈琢光。

    阮流苏忽然想到什么,看着斯见微说:

    “你毕业设计好像就是钢铁厂声纹监测相关的?”

    “对啊。”

    “有共同点吗?”

    “当然。”

    “能不能讲一讲?”

    “求我。”

    阮流苏静了几秒,看着门口的斯见微说:“求你。”

    能学到东西为什么不求?她不跟知识过不去。

    斯见微搬了个凳子,示意顾策往旁边让了让,在两人中间坐下。

    翻到项目大纲和技术路线那一页解释:

    “基于物联网技术,从硬件拾音器,到网络,传输,到云端,算法,最终回到机器学习,做到智慧风机的自我故障判断,每一项都需要不同专业,这个研究细节光凭一个人是说不清楚的,阮教授应该也找了多方老师合作。”

    斯见微铺垫完前提直入重点:

    “他想达到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风力发电机某一处发生故障,布置在机器内的人工智能会根据故障发出的声音进行自主判断,这样就免去了人力劳动。”

    风力发电厂人工检修故障,必须得停止风力发电机运行,不运行就意味着不发电,发电量减产,直接关系的是风电场的经济损失。

    “可是机械故障这么多,光是风力发电机机舱内部,常见故障划分就有几百种,光是根据声音,能判断?”

    阮流苏不够理解。

    跨专业理解是有一定难度,斯见微打了个最简单的比方:

    “知道手机的面容解锁吗?”

    “嗯。”

    “二十年前面部识别刚被提出来的时候,谁又能想到现在会在手机解锁里大范围应用?你化了妆,受了伤,晒黑了,出汗了影响你解锁手机吗?”

    确实不影响,并且现在的面部识别功能非常灵敏,比八年前iPhOneX问世,面容解锁刚应用到手机上时更加便捷。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