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身着深灰西装的男子曾潜入教学楼B区,在教师办公室停留约八分钟。虽然面部被帽檐遮挡,但其右手佩戴的银色鹰首戒指极为显眼??那是国家情报研究中心(NIC)高阶特工的身份象征。
“他们已经开始清除痕迹了。”灰原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不只是封杀系统,还想抹掉使用者的记忆。”
柯南握紧拳头,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那个写下作文的女孩、贴纸条的老师、躲在宿舍打字的千夏……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变革中最脆弱也最勇敢的存在。
他不能让任何人再消失。
当天下午,一场名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系统构建》的研讨会,在东京大学举行。主办方为文部科学省下属青少年发展中心,参会者包括心理学专家、教育管理者及部分NGO代表。表面看去,这只是一场常规政策讨论会。
但实际上,会议直播信号已被“回声网络”秘密劫持。
当主持人介绍完嘉宾后,大屏幕突然闪烁几下,随即跳出一段预录视频。
画面上,是一个戴着卡通猫耳面具的小女孩。
>“大家好,我是‘倾听者07号’。我想讲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去年冬天,我们班有个同学跳楼了。她留下的日记里写着:‘没有人听我说话,所以我决定永远安静。’可是她的妈妈后来找到了她的社交账号,才发现她早就发过求救信号,却被系统判定为‘负面情绪过度宣泄’而屏蔽了。”
视频继续播放,一张张截图浮现:被删除的帖子、被忽略的私信、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冷漠回复……
>“我们建了一个地方,叫‘低语’。在那里,没有人评判你是不是太敏感,没有人问你为什么不反抗。我们只问一句:你还好吗?如果你愿意说,我们就在这里听。”
全场哗然。
记者们纷纷举起相机,试图拍摄发言者身份,却发现直播源已被多重加密,无法追踪。
而在会场后排,一名戴眼镜的女教授默默摘下口罩,从包里取出U盘,插入笔记本电脑。她正是昨日写信给柯南的冲绳教师。此刻,她正将“低语”的离线安装包上传至全国教师工会内部论坛。
同一时间,大阪某儿童福利院。
一名社工正在整理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忽然在一本折纸册子里发现夹着一张便签:
>“老师,我知道你说要好好吃饭才能长大,可爸爸每次喝醉都会打我和妈妈。我把‘低语’给了班上的美绪,她说她也要告诉别人。我们约好了,等攒够五个朋友,就一起去报警。”
社工怔住,随即迅速联系了当地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三个小时后,警方突袭一处民宅,解救出两名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母女。
新闻并未报道此事,但在“低语”的本地节点中,一条新消息悄然流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