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的是宋军。
杨沅有什么道理不从大散关兵进关中,而是绕道天水呢?
现在大散关守军战也不战,退也不退,显然是和两淮战场上的宋军一样,在采取守势。
他们只要保证正在西夏作战的宋军不被金军自后牵制就行了。
因此,唐括乌野只能不计牺牲,主动向宋军发起进攻。
他要夺取大散岭,掌握主动之权。
大散岭上,除了坚固的大散关,在其外围还增设了不少防御工事,使得自下仰攻更加困难。
时寒利用层层堡垒险要,不断消耗着金军的兵力和士气。
这种险要之地,几千人就能挡住几万人的猛攻。
所以,时寒还有闲功夫搞个轮战。
各部兵马守个一天两天便会撤下,换上一支兵马继续守卫大散岭。
让许多久未见血的官兵,熟悉熟悉这残忍的杀戮战场。
两个国,两员将,两种决定。
呈现出来的,就是大散岭上,人如蚁聚,刀光剑影,喊杀连天。
一具具尸体,用他们的鲜血,浇灌着这片大地。
……
杨沅的大军,从天水一路东来,浩浩荡荡。
驮了大炮的结实大车,每辆由六头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