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一场大捷。
可是,仅仅只是大胜吗?
杨沅心里清楚,没那么简单。
他通过金人的供词敲打了沈相公,沈相公为了保全他的班底,被迫改变了立场,使得他们对吏部的围剿异常顺利。
汤思退必将引咎下台,汤派势力的残余,可以通过吏部考功来慢慢处理,但朝中的保守势力,又何止一个汤系。
居安思危,他们必然不肯坐以待毙。
而且经过汤派的惨败,他们的斗争手段必然也会更加隐蔽,接下来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
思索良久,杨沅才吁了口气,顺手拿下灯罩,用茶盏压灭了灯芯。
黑暗中,他微微一笑,站起身来,摸着黑走到门前,将房门打开。
廊下的灯光便照了进来。
……
杨沅回到了仁美坊,却没往侯爵府的方向去。
走到小桥边时,信步继续往前,沿着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曲折一阵,便到了一处紫藤爬绕在门楣之上的门户前。
门前左右挂着灯笼,上边写着一个“李”字。
杨沅抓起黄铜的兽环,轻轻叩了叩门。
片刻之后,陈二娘闻声赶来开了门,一见灯下站着的是杨沅,忙让开门户道:“杨大官人。”
“嗯!”杨沅迈步进去,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