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月缓和了一下班上吵闹的气氛。
“好啦,接下来我们继续复习。”
高三几乎全是复习,甚至连初中的知识也不放过。
而在分校考试之前,每一个班级都统一了学习进度。
当然,除了s校区的那群天才。
严烦已经下定决心好好学习,所以他要看一下自己薄弱的科目。
他快的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成绩表,确定了自己学习的大致方向之后突然注意到一件事情。
那就是五中的第一名。
——千忆梦
6oo分,排名第一
拉开第二名整整2o多分。
严烦不由得感叹人的智商就是有差别,他估计自己抄答案都抄不到满分,毕竟题量实在太大了,他抄都有可能抄错。
随后严烦放下手机安心学习。
“那么我们今天复习一个概念”
唐月摆弄着教材。
“谈事论事究竟是理性重要还是性情重要,还有如何辩论。”
“大家初二的时候应该都学过这篇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没水字数,缺的我会补回来。
)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翻译: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请你回归最开始的设定,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
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等到课件显露出来之后,唐月向同学们提问。
“本文的庄子采取的辩论里面的智辩,避免正面回答问题。”
“而本文的惠子则是讲道理,毕竟人不可能知晓鱼的情感。
一个用性情,一个用理性。”
“那么,大家觉得谁是对的?”
随后班上的同学举手表决,高达7o的同学都觉得惠子是对的。
毕竟庄子有点强词夺理,别人问他从哪里知道鱼快乐,他却钻词语漏洞,说别人已经知晓了他知道鱼快乐才会问出这种问题。
唐月看了一下同学们的举手情况,随后叫自己班上的语文课代表来回答问题。
语文课代表是个女孩子,她觉得庄子是对的,随后她给出了自己的辩论。
“庄子智辩,重欣赏,对一切事物有……”
角度很不错,标准的语文思维。
“这个答案很标准诶。”
唐月觉得非常不错,随后继续提问。
“那觉得惠子对的人是怎么想的?”
“刚才是哪些同学觉得惠子对来着?重新举个手。”
唐月说完之后,班上的大部分同学举了手,但明显少了几个。
那几个人的想法不猜也知道,怕被老师抽到呗。
严烦本人比较实诚,他觉得惠子是对的,所以老师让他再次举手他就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