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这天,草北屯的参圃像是铺了层金毯。
参籽熟了,红艳艳的浆果压弯了茎秆,风一吹就簌簌地落,在黑土上蹦跳如珠。
曹大林蹲在畦埂上,指尖捻开颗浆果。
绛红的汁液染了指腹,里头裹着两粒米白的籽儿,硬实得像小石子。
&0t;今年籽成得好!
&0t;吴炮手眯眼笑,&0t;看这饱满劲儿,一粒能出三棵苗!
&0t;
屯里人全出动了。
妇女们提着荆条筐,小心地摘取浆果;孩子们跟在后面捡漏,谁筐满了就欢呼着往晒场跑。
晒场上铺着苇席,红籽儿摊开来,远看像着了火。
林为民却愁眉苦脸举着放大镜:&0t;不对啊按手册说该是黄籽,这咋泛红呢?&0t;
曲小梅抓把参籽闻闻:&0t;是血参的种!
俺爷说过,见血之参,十代才红一回籽!
&0t;
这话点了炮捻子。
老把式们纷纷围过来,对着参籽又看又嗅。
徐炮突然一拍大腿:&0t;怪不得!
俺太爷那辈出过血参,算到今儿整十代!
&0t;
喜庆劲儿还没过,刘二愣子慌里慌张跑来:&0t;大林哥!
坏事了!
耗子偷籽!
&0t;
晒场边果然有耗子洞,周围散落着参籽壳。
更糟的是,几群山雀正俯冲下来啄食,赶都赶不走。
&0t;快盖网!
&0t;赵春桃急得直跺脚,&0t;这都是金豆子啊!
&0t;
曹大林却不急。
他观察着耗子洞旁的爪印——浅而圆,是鼬鼠的痕迹。
&0t;甭管,&0t;他摆摆手,&0t;黄大仙帮咱选种呢。
&0t;
果然,第二天就在鼬鼠洞口现堆参籽。
被拖进洞的籽粒粒饱满,咬坏的尽是瘪籽。
林为民检测后大吃一惊:&0t;鼬鼠专挑活性高的籽!
这比实验室选种还准!
&0t;
新的选种法就这样传开了。
人们故意在晒场边留些参籽,引鼬鼠来帮忙。
孩子们有了新营生:跟踪鼬鼠找存粮洞,总能挖出意外之喜。
这日铁柱追鼬鼠,竟追到老坟场边上。
鼬鼠钻进个裂缝不见了,孩子伸手去掏,摸出把黑亮的黏土!
&0t;爹!
快看!
&0t;铁柱举着黏土跑回来,&0t;会沾手的!
&0t;
曹大林接过一捻,黏土在指尖拉出细丝,透着金属光泽。
林为民检测后声音都变了:&0t;富硒黏土!
天然灭菌剂!
掺进苗床能防根腐病!
&0t;
人们蜂拥去挖黏土。
徐炮抡镐头时砸到硬物,扒开来竟是块石碑——是那半截无字碑的底座!
上面刻着满文图谱,画的正是参籽采收和贮藏之法。
&0t;老祖宗早安排好了!
&0t;吴炮手激动得烟袋直抖,&0t;啥时候收籽,啥时辰晾晒,用啥器具装写得明明白白!
&0t;
最神奇的是贮藏法:参籽要混着柞木炭和熊毛存放,埋在地窖三尺下。
人们依样做了,半月后开窖,参籽竟出嫩芽!
&0t;自然催芽!
&0t;林为民捧着芽籽手直颤,&0t;省了沙藏工序!
&0t;
好事成双。
邮递员老张又送来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