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皇宫。
从外面看,宫门那么厚重,仿佛能彻底隔绝两个人的一生。
“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此时此刻,一个法号叫空空的僧人走进这扇庄严的宫门。
原本看破红尘的内心,突然变得五味杂陈。
他穿着袈裟和布鞋,一步一步,距离曾经心爱的女子越来越近。
——
慈宁宫,宫女和太监们十分忙碌。
大宫女梅玉着急地问:“高僧空空大师进宫没?怎么还不去宫门口迎接?”
“绝对不可怠慢!”
几个小太监领了这个差事,脚步匆匆地去办事。
梅玉脸色难看,跺一下脚,嘀咕:“这些狗奴才,越来越不机灵!
拨一下,才动一下!”
接着,她又双手叉腰,大声警告其他人:“如果今天这事办得出差错,有你们好果子吃!”
那些小宫女、小太监们,个个低头,心里惶恐。
正殿中,萧太后正在闭目养神,右手撑着额头,三脚的蟾蜍紫铜香炉正在旁边吐着细细的烟。
她这几天心神不宁,闹偏头痛,总是半夜惊醒,因为死去的前太子总是在梦里掐她脖子。
那本是她的亲生儿子,阴阳两隔之后,反而变成她的仇人,时常作祟,打扰她的安宁。
恰好她听女儿福馨说,这几年京城出了个得道高僧,法号叫空空。
于是她决定把高僧空空请到慈宁宫来,念念经,做几场法事,平息那个鬼儿子的怨气。
不过,她为了保住颜面,表面上只说这法事是为了先帝而做,丝毫不提起那个死去的孽子。
同时,她还特意邀请西宫苏太后和几位留在宫里的太妃,一起来听高僧诵佛经。
之所以刻意邀请西太后苏荣荣,除了给对方面子以外,还因为她在替娘家做长远打算。
半个月前,萧夫人进宫来,私下里告诉萧太后,说在皇后人选一事上,萧家嫡女想争一争。
即使当不上皇后,勉强做个妃嫔,也能给家族带来莫大的荣华富贵。
当时,萧太后叹气,悲凉地说:“作为萧家的女儿,哀家已经在这鸟笼子里蹉跎大半辈子,到头来,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你们又何苦再送一个姑娘来受苦?”
萧夫人一听这话,表情十分纠结。
她作为萧太后的嫂子,同时地位又比太后低得多,有些话不敢直接说,在心里反复斟酌。
片刻后,萧夫人小心翼翼地诉苦,说家族里的子孙都是纨绔,只会吃喝玩乐,没有科举功名,又没有军功傍身,恐怕过几年就要坐吃山空。
“仗着您是东宫太后,咱们家族的门楣还算光彩,算得上世家大族。
家里那几个待字闺中的姑娘都像极了您年轻的时候,个个才貌双全。”
“老爷和我商量来,商量去,都一致认为:送嫡女进宫,是咱们萧家唯一的出路。”
“要想把这事办成功,必须请太后在宫里多谋划。”
萧太后越听越感到悲哀,心想:我在宫里争储失败,娘家在宫外也差点变成破落户……
想着想着,两眼被辛酸泪浸湿。
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忍不住把话说得重一些:“一个家族想要兴旺,子孙必须要有才干,要争气。”
“否则,别人要骂我们萧家卖女求荣!”
话落音时,她用拳头捶一下茶几,既压抑,又悲愤。
萧夫人一听这话,吓得心惊胆战,也流出泪水,连忙低下头,用手绢擦泪,可怜巴巴地说:“都是我不好,害太后为萧家那些不肖子孙担忧。”
“等回家去,我一定告诉老爷,让老爷动用家法,鞭策那些不成器的东西。”
然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