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聪明,转得快,突然联想到赵宣宣的小闺女,暗忖:想招赘婿的姑娘,莫非是赵家巧宝?他们两家的孩子确实从小一起玩耍,青梅竹马。
不过,为了小姑娘的名声,这事不能说破。
于是,李夫人假装听不懂,也不多问,笑道:“等缘分到了,水到渠成,就不难了。”
欧阳大少奶奶暂时也不敢挑破,于是转移话题,小声打听欧阳侠有没有纳妾或者养外室。
李夫人不是直肠子,故意逗她,暂时不说,只顾着掩嘴笑,观察她的反应。
欧阳大少奶奶急得脸都红了,亲亲热热地挽住李夫人的胳膊,说:“我和宣宣像亲姐妹一样,你和宣宣又是儿女亲家,咱们两个也算姐妹了。”
“看在这层关系的份上,如果我夫君身边有一两个不要脸的狐狸精,你一定不能瞒我。”
“我们都是女子,如果不互相帮忙,岂不只能被负心的男子和狐狸精欺负?”
李夫人一听这话,笑弯了腰,说:“我虽然没亲眼所见,但听我夫君说,别人给欧阳大将军送美人时,将军总是先问那女子,是否自愿?是否被强迫?是否想回父母家去?”
“问完之后,如果那女子想嫁人,将军就把她许配给未成亲的士兵,光明正大极了。”
欧阳大少奶奶听完这话,悬着的心终于放回肚子里,长舒一口气,重新露出真心的笑容。
李夫人也松一口气,路过一处农庄时,伸手指给欧阳大少奶奶看,说那里养了很多兔子。
“我夫君最爱吃兔肉下酒,所以经常来这里买。”
“这些年多亏欧阳大将军打仗厉害,让边关外的蛮子吓破胆,不敢来烧杀抢掠,所以本地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这里冬日虽冷,但黑土地上的粮食基本上年年丰收,这几年日子过得可好了。”
欧阳大少奶奶妻凭夫贵,心里骄傲,嘴上谦虚,笑道:“李大人的功劳也不小。”
“在边关这种特殊地方,武官不怕死,文官不贪财,男女老少才有好日子过。”
话里话外,夸赞李修是文官中的清官。
李夫人爽快地为丈夫笑纳这美名。
说说笑笑间,两个官夫人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暂时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
——
与此同时,双姐儿一有空就跑去看任武如何开凿玉料原石,如何雕琢璞玉……
有时候,她的脑袋和他的脑袋凑得很近,她却丝毫没觉得尴尬。
两人总是一边看璞玉,一边商量该雕琢成哪种模样……
任武一点也不固执,总是听双姐儿的话。
跟他待在一起时,双姐儿觉得舒心极了,而且非常欣赏他的雕刻手艺,经常竖起大拇指。
与之相反——巧宝很少主动来找任武,她忙着和女弟子们改良器械,对借助水的力量干活格外感兴趣。
赵宣宣见她天天往水边跑,有些担心,说:“除了水的力量,畜力也可以利用啊。”
巧宝有自己的主意,皱起小眉头,流利地说:“利用牲畜干活,牲畜会生病,会很劳累,那些牛、马、骡子、驴看起来特别命苦。”
“但水的力量不一样,水不会累,日夜都不需要休息,不用白不用。”
赵宣宣反而说不过她,无法阻止她往水边跑,只能给她多安排几个护卫。
为了不让赵宣宣注意到双姐儿的异常,巧宝还经常帮双姐儿打掩护,每次都说双姐儿和自己一起去水边了,实际上双姐儿跑去私会任武。
赵宣宣以为双姐儿和巧宝总是形影不离,所以暂时没起疑心。
——
对任武而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他面前。
本来他喜欢的人是赵家巧宝,但巧宝在他面前话很少,态度看起来比较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