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年走南闯北做官、办案,见识形形色色的人,又见识形形色色的风俗,她肚子里的故事多得很。
恰好空闲多,她便编些话本故事,既自娱自乐,又能拿去书坊卖钱。
为此,唐风年每本必看,帮她挑错别字,还笑道:“宣宣,如果别人天天看这些话本,估计烦恼要少一大半,而且做事会变得更大胆。”
当时,赵宣宣好奇地问:“为什么看几个故事,胆子就变大?”
唐风年说:“如果一个人多为自己考虑,认为自己比别人更重要,自然就能鼓起勇气,做胆大的事。
否则,处处听别人的话,自己不做主,就跟这话本里的主人公背道而驰了。”
赵宣宣“噗嗤”
一笑,心里欢喜,露出小酒窝,说:“风年,咱们心有灵犀一点通。
可惜你忙着搞政绩,没空写,否则你编出来的话本肯定比我编的更精彩。”
唐风年伸出手,在她脸上捏一下,仿佛又回到年少的时光。
……
此时此刻,赵宣宣免不了一心二用,有些分心,想听听巧宝、双姐儿和任武在聊啥。
于是,她搁下毛笔,落落大方地走向堂屋。
任武连忙站起来,向赵宣宣行礼,恭恭敬敬。
赵宣宣微笑道:“小任师傅,不用客气。”
“我恰好无聊,所以过来凑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赵宣宣落座后,巧宝立马朝她侧倾身躯,说悄悄话:“娘亲,双姐儿说要去买石头,从石头里开凿璞玉。”
双姐儿没打算隐瞒赵宣宣,大大方方地说出这个打算,还出于信任,询问:“姨姨,你觉得这个办法好不好?”
赵宣宣以前没干过这种事,想一想,微笑道:“想法是好的,可以先用小成本玩一玩,但我听说,那些卖原石的,有好多骗子,咱们切不可上当受骗。”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我爹爹也想靠玉石财,但他偏偏运气不好,反而赔本,另一个人倒是靠玉石财了。”
“干这个,要看运气,就像赌一样。
如果赌太大,恐怕气得吐血。”
双姐儿捂嘴偷笑,说:“姨姨,我不赌,先用零花钱试试看,好不好?”
赵宣宣还有点孩子气,伸出手,跟巧宝和双姐儿拉勾勾,说:“闹着玩,可以,但绝对不能下血本。”
接下来,几人商量要去哪里买原石回来。
恰好唐风年回来吃午饭,听见她们的议论,笑道:“大同府本地就产玉石,不过不像和田美玉那么出名罢了。”
“分为官采和民采。”
巧宝跃跃欲试,问:“爹爹,我们也可以去采玉石吗?”
唐风年故意摇头,逗她玩,说:“未经我许可,悄悄在本地开采玉矿,要抓进大牢。”
一听这话,巧宝反而不怕他,眉开眼笑,狡黠地说:“我已经告诉爹爹了,不算偷偷挖。”
唐风年仍旧摇头,跟小闺女四目相对,笑道:“我要一视同仁,不能偏袒你。”
他们开玩笑习惯了,旁边的任武却变得紧张起来,察言观色,小心翼翼,不敢放肆。
巧宝胆子大,摇晃唐风年的手,一个劲追问,怎么样才能既挖到玉石,又不被抓去坐牢?
唐风年温和地说:“采玉石很辛苦,又需要技巧,又有危险,不像你想得那么容易。”
“不过,官采的玉石除了献给国库以外,还有一部分会卖给商人,你们可以去买几块来玩。”
“从源头买,避免被别人赚差价。”
双姐儿插话:“我们今天就想买。”
赵宣宣笑道:“两个急性子。”
唐风年做事有条有理,问:“原石有很大块的,把原石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