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2章 岳县新面貌(2 / 3)

尘埃落定,李居逸终于可以放心了,亲自去见周叔,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周叔以牢底坐穿的重刑犯身份,身穿囚服,正在监督其他囚犯干苦力活。

他这个监工,当得让上下都信服,因为他处事公正,赏罚分明,而且不贪钱财东西,不开小灶,反而跟其他囚犯蹲一起吃大锅饭。

如果哪个囚犯生病、受伤,他也及时向上面的师爷通报,使囚犯兄弟有看大夫的机会,减少累死、病死的情况。

这比那些只会挥舞鞭子的监工强多了。

此时,李居逸作为县令,亲自来看囚犯们铺路,顺便送来几桶凉茶。

周叔眼看囚犯兄弟们畅饮凉茶,脸上不禁露出笑容,问:“李大人觉得这新路如何?”

与平常的泥巴路或者碎石路不一样,这个新路很有讲究。

其实,追根问底,是唐风年通过家书,把自己在修桥铺路方面的经验传授给女婿,使李居逸在为官时少走弯路。

这新路就像建房子一样,先用土石打好路基,还预先考虑到排水的问题,道路两侧还种两排树,用来保持水土。

打好路基之后,用粘稠的湿灰浆搅拌砂、碎石,厚厚地浇灌,又用工具压平。

等湿浆变干、凝固之后,新路便成型了。

那灰浆配方也是唐风年提供的,那是他以前在田州为官时的重大收获。

改良灰浆配方的姜老二至今还因此受益,年年在付青的灰浆作坊生意里分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付青开在岳县的灰浆作坊已有许多年,平时交给赵理打理。

这次为了避免别人说李居逸以权谋私、帮亲友赚钱,付青宁愿以捐赠的方式,把那些灰浆送给官府铺路,唯一的要求就是在这新路的路界碑石上刻清楚他的贡献。

毕竟帮忙修路是大功德,凭借这桩大功德,付家便能在岳县摇身一变,变成名门望族,不再是铜臭味。

如此一来,付家便是把根在这里扎下了,不再是别人嘴里的“区区外地人”

为此,李居逸还特意写告示,宣扬付青的无私贡献,顺便号召更多富人捐钱捐东西。

男女老少围观新告示之后,又去看新铺的路,议论纷纷,唾沫横飞。

“这路硬硬的!”

“不晓得怕不怕下雨?”

“我最怕下雨天走泥巴路,泥巴变得像糯米粽子一样,黏死了。”

“我家外甥是衙门官差,听他说,这新路是为了方便马车通行,不怕下雨,也不黏脚。”

“真好,这路平平的,好走得很。”

“但就是被太阳晒得有些热乎乎,你摸摸,烫手哩!”

……

刚开始,男女老少像看怪物一样,用新鲜的目光研究新路。

后来,这种新路越修越多,路边的树也越种越多。

终于,他们看腻了,走新路习惯了,习以为常。

渐渐的,新路上滚动的独轮车、双轮车、四轮车越来越多,有些是人力推动或者拉动,有些是利用骡子、牛、马拉车。

那些用双肩挑担子赶路的人看见这么多车,总是特别羡慕,找别人打听,多少钱买的?

因为新路比以前的泥巴路好走许多,没有什么坑坑洼洼,所以那些带轮子的木车滚起来特别轻松。

而挑重担的人却累得汗如雨下,感觉快要累死了。

有个推独轮车的人咧嘴笑道:“你去官府,说你买不起木车,官府会找人教你做这个。”

说完,他连人带车,一路飞奔,越跑越快,如同踩着神话故事里的风火轮。

挑担子的人看得格外眼红,羡慕嫉妒,唉声叹气,进城之后,把箩筐里的东西都卖掉,然后就去官府打听此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