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她自以为高高在上又聪明,又爱多管闲事,于是带着仆人走过去,问:“唐夫人好雅兴,在这里干啥呢?”
她明知故问。
巧宝听到声音,抬头看她一眼,觉得不喜欢,然后继续捣药,没搭理她。
赵宣宣心想:风年正在行使缓兵之计,不能和朱大人撕破脸。
恐怕朱夫人回去吹枕边风,我也要给她几分面子才行。
于是,她眉开眼笑,态度稍显热情,在嘴唇前竖起一根手指,亲切地说:“嘘——请朱夫人帮我保密。”
朱夫人挑眉,问:“神神秘秘,搞什么名堂?”
赵宣宣越是要保密,朱夫人就越好奇,要一探究竟。
赵宣宣微笑道:“其实就是陪孩子出来玩罢了,我家小闺女喜欢医术。”
朱夫人打量巧宝,眼神与她刚才挑选金饰时如出一辙,问:“你小闺女定亲没?”
巧宝对着药罐子,悄悄翻白眼。
双姐儿也不喜欢这个朱夫人,于是悄悄撞一下巧宝的肩膀。
两人心有灵犀一点通,有时候不需要说话,就能明白彼此的意思。
赵宣宣刻意给朱夫人面子,同时又坚守住保护小闺女的底线,笑着回答:“孩子还小呢,我想让她再多过几年无忧无虑的日子,所以不考虑亲事。”
城哥儿站在旁边充当护卫,恰好听见这话,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还有很大的机会,毕竟赵家小女婿的位置还是空着的。
同时,忧的是——自己目前还没被赵家选中,还要再等几年,恐怕夜长梦多,充满变数。
对于赵宣宣的话,朱夫人明显不赞同,说:“我家儿子多,个个是人中龙凤,改日两家商量商量,如何?”
她虽然是朱大人娶的续弦,比朱大人的长子更年轻,但继母也是母,她享受当继母的权力,喜欢乱点鸳鸯谱,暗忖:如果我成功让唐知府的嫡女嫁进朱家,夫君肯定夸我,哼!
在她看来,结亲就像做买卖,做得好,就稳赚不赔。
巧宝竖起耳朵听,实在是忍不下去了,于是停止捣药,故意去排队的人群中挑选一个看起来挺严重的病人。
这位病人腮帮子肿得特别大,甚至整个脑袋都浮肿。
巧宝故意把她带到朱夫人身边。
等赵宣宣婉拒朱夫人的提议之后,巧宝故意一惊一乍,说:“娘亲,这个妹妹的病是不是会传染啊?”
朱夫人转头一看,看见病人浮肿的脸,顿时吓一跳,连忙往后退。
赵宣宣跟巧宝对视,猜出小闺女的意思,顺水推舟,进行配合,对朱夫人说:“朱夫人,请您回避一下,避免传染。”
朱夫人避之唯恐不及,加快脚步,赶紧逃之夭夭,心有余悸。
走远之后,她小声埋怨:“明知道那是传染病,唐夫人母女俩还给那人看病,啧啧……一个传染俩,我以后再也不去她家做客了,不干不净……”
她忍不住打个摆子,不寒而栗,抬手轻抚自己的脸。
对她而言,美色就是自己的底气,千万不能肿成猪头。
这时,她的丫鬟小声提醒:“夫人,不用怕,刚才遇见的那个病叫猪头风,又叫蛤蟆瘟,我以前见过,看起来可怕罢了,不容易传染。”
朱夫人皱眉头,还是觉得晦气,说:“赶紧回府,焚香沐浴,更衣!”
——
眼看朱夫人走了,巧宝做个鬼脸,暗暗得意。
然而,赵宣宣并未感到轻松,因为猪头风这个病确实有传染的可能。
医书上有记载这方面的病例,而且,以前她在成都府的罗太医回春堂当学徒时,听过罗太医讲解这种情况。
她当即用面巾蒙住半边脸,又吩咐巧宝、双姐儿和私塾的徒弟们照做,然后